本論文以丘逢甲內渡後創作所輯成的《嶺雲海日樓詩鈔》為研究範圍,實 地就其詩歌的情感內涵和形式上的創作手法予以探討,並嘗試給予合理的 文學評價,同時希望藉此使眾人對丘詩的文學價值有進一步的認識。 本論文除緒論、結論之外,共分四章。緒論部分主要說明本 論文研究動機、範圍,及前人研究狀況,結論則在第四章完成丘詩評價之 後,再次強調研究者應留意丘詩的「詩史」評價,實與當時的詩歌潮流和 個人生長環境,皆有密切的關係。第一章「丘逢甲生平及時代環境述略」 。共分兩節,第一節簡述丘逢甲生平各項重要經歷。二節則從(一)政治 環境。(二)學術與思想環境。(三)詩壇趨勢等三方面,扼要地介紹丘 逢甲所處的時代環境,以便作為瞭解其詩歌內涵之背景。 第二章「丘 逢甲詩歌的內涵」。共分兩節:第一節探討詩人對大我生命的關懷。從( 一)撻伐統治階層之貪庸誤國。(二)批評重大政策之偏失流弊。(三) 憂心清帝國重大滅亡危機。(四)關懷平民社會風教與疾苦等四個層面, 對丘逢甲基於關懷蒼生的心理,和「詩史」的自我使命感意識下所創作的 詩歌內涵,予以深入地探討。第二節探討詩人「自我生命的樂章」,亦即 詩人抒發個人情志的作品。以下分別從(一)眷懷故鄉臺灣的悲情組曲。 (二)期許與現實落差下的哀歌。(三)從維新至革命的心路歷程。(四 )對內渡受謗之申訴與告白等項加以討論。以便直接從詩人的作品中,感 受並探索其心靈的訊息。透過對這些題材的研究,希望可以對時下將丘逢 甲定位為「愛國詩人」的刻板印象,產生一些修正的作用。 第三章「 丘逢甲詩歌的形式-幾種創作手法的探討」,共分五節,第一節分析丘詩 運用古文家散文化章法筆法以入詩的技巧。第二節則探討丘逢甲在組詩結 構上靈活運用的高妙手法。第三節從超現實性的幻構技巧,分析詩人想像 、幻構的神奇手法。第四節乃專就詩人在詩歌中獨具創意性的聯想,加以 介紹,並詳論將此聯想融入作品的過程。第五節則對詩人深具個人風格的 譬況託寓技巧,予以深入析論,以彰顯其不蹈襲古人的創作態度。 第 四章「丘逢甲詩歌的文學地位與評價」,共分兩節。第一節先敘以往諸家 對丘詩之評論意見,再以本論文第二、三章的探討為依據,嘗試予丘詩一 個合理的文學地位與評價。第二節則專就繼梁啟超之後,近來學者紛紛以 「詩界革命鉅子」評價丘逢甲詩歌一事,從丘氏的作品上,對其參與詩界 革命運動進行重點考察,一方面亦可藉以瞭解此一說法的實質內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