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領台灣以前,彰化平原上散佈著若干平埔族部落,在這片草萊之地,進行低密 度的開發,迨康熙中葉以後,閩、粵移民陸續入墾彰化平原時,始將較高的農業文 明,應用於開荒闢野之上。此一農業文明中,最重要的一環,就是灌溉系統的建立 與經營。灌溉系統的建立,一方面能保障移民農業經營的穩定性,有助於農村聚落 的形成;另一方面,可吸收新移民的來墾。 據此,本文欲探究以下的幾個問題:(一)彰化平原的拓墾過程。(二)在此一拓 墾過程中,移民與平埔族之間的土地關係。(三)以八堡圳為主體,來論述灌溉系 統的建立與經營。(四)水利建設在彰化平原的開拓史中,究竟扮演什麼角色? 本研究有以下幾點結論:(一)彰化平原的開拓,在時間上,約始於康熙中葉,至 康熙末期以後達到高峰;在地域上,以彰化和鹿港為中心,向平原中部及邊緣地區 拓展。(二)漢移民與平埔族之間的互動,因文化水平的差異,導致平埔族控制區 日漸縮小,而不得不他遷。(三)灌溉系統的建立,是帶來開發高峰的主因。各地 區的水利建設,在全台的開發過程中固然都扮演重要的角色,但是,以八堡圳為主 體所產生的農業經營型態的轉變,在全台灣邁入集約式的水稻栽培的過程中,具有 相當重要的引導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