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91) 您好!臺灣時間:2025/01/16 20:35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張子見
研究生(外文):Zhang, Zi-Jian
論文名稱:actoranalysesandtrendpredictionsofSO,NOandCOemissionsfromenergyinputsofmajoreconomicsectorsinTaiwan
指導教授:林素貞林素貞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Lin, Su-Zhe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成功大學
系所名稱:環境工程研究所
學門:工程學門
學類:環境工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畢業學年度:81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75
中文關鍵詞:經濟部門能源投入排放量變勳因素環境工程工程
外文關鍵詞:ENVIRONMENTAL-ENGINEERINGENGINEERING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7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本研究針對造成酸雨及溫室效應的主要氣體SO、NOx 及CO,以排放量推估為基
礎,進一步建立能源、環境與經濟相關的組成指標系統,並以因素分析方法,作污
染物排放變動因素分析與趨勢預測,以探求能源、環境與經濟三者間互動的關鍵因
素,提供三者整合系統的研究架構。
由研究結果獲致下列結論:
1.民國70年至80年間,影響SO、NOx 及CO排放的各組成因素中,經濟成長因素
造成最大的正效應;能源密度因素起伏不定,並在民國76年以後普遍回升;結構
變動因素的效應相對較小。SO的排放量,除運輸部門外,其餘部門的排放量皆
呈減少趨勢,主因在於污染係數的下降;NOx 及CO在各部門皆呈現高度的成長
率。
2.由先進國家的比較分析結果得知:SO的減量工作,主要以節約能源與加強污染
控制為重點。NOx 減量以日本較為成功,原因與SO相同。而CO減量的因素主
要來自能源密度的降低,德國另外在燃料替換方面,亦有良好的效果。
3.在高經濟成長目標下, SO、NOx 及CO 的排放量將難以達到減量效果,加強
SO及NOx 的控制效率是較可行的改善措施,在低經濟成長的時期,污染管制仍
屬重要的措施,而CO控制則有賴更大幅度的能源效率提昇及燃料替換。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