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9) 您好!臺灣時間:2025/01/26 03:45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曾勇誠
研究生(外文):Tzeng Ueng Cheng
論文名稱:交通運輸對都會區空間結構之影響
論文名稱(外文):The comsequance of transportation on the spatical structure of metroplitan region
指導教授:馮正民馮正民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Feng Cheng Mi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交通大學
系所名稱:交通運輸研究所
學門:運輸服務學門
學類:運輸管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1992
畢業學年度:81
語文別:中文
中文關鍵詞:運輸系統都會空間結構Q--分析方法門檻值
外文關鍵詞:Transportation SystemMetropolitan Spatial StructureQ--Analysi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7
  • 點閱點閱:58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運輸系統為都會區各種經濟活動的媒介,與都會區之各次系統形成相互的
影響關係,透過運輸系統的改變,使都會區中各地區間的相對空間關係產
生變化,經濟活動重新選擇較有利的經濟區位,因而產生空間分化作用,
都會區的空間結構因此改變。本研究以Q-分析方法分析構成都會區之各種
空間組成的不同特性,應用切點參數選擇各空間組成之較佳定義方式,並
以門檻值分析各群組的共通特性與差異性,作為界定各空間組成之準則。
其次藉由Putman模式及迴歸分析,探討運輸系統改善對各地區社會經濟活
動的影響,並進而分析都會區空間結構的變化情形。研究發現,無法由各
項社會經濟特性變數找尋一明確的界定方式以定義各空間結構組成,但可
由空間組成特性之隸屬程度判斷一地區的都市位階。其次,以台北都會區
為例,比較民國75年、90年無捷運系統、 90年有捷運系統之三種都市發
展情況,發現在民國90年無捷運的情況下,台北都會區將呈現都市核心區
及郊區之兩極化發展,在有捷運的情況下,將使都市核心向外擴張,呈現
較均衡的發展方式。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