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論文之目的是探討原發性肝細胞癌腫瘤及非腫瘤區域間之生化差異,以 及當肝細胞轉型為肝癌細胞後其代謝所受到的干擾。研究對象為18位原發 性肝細胞癌患者,實驗材料為經開刀取出之腫瘤組織,並以同患者之非腫瘤 組織為對照。利用核磁共振, 高效能液相層析, 胺基酸分析和感應耦合電 漿原子發射光譜法來分析兩區域之水溶性代謝物、脂質、胺基酸及數種金 屬離子。與非腫瘤組織比較, 腫瘤組織中乳酸對葡萄糖之比值(L/G)顯著 提高(平均值5.1及0.9,P<0.005),表示葡萄糖急速的被利用並伴隨著乳酸 的堆積, 即葡萄糖代謝發生嚴重的供(葡萄糖新生作用)、需(糖解作用)不 平衡。卵磷脂及磷脂醯乙醇胺對膽固醇之比值(PC/C及PE/C)均減少( P<0.005及P<0.01), 但卵磷脂對磷脂醯乙醇胺之比(PC/PE)則無統計上有 意義之差別, 此結果顯示腫瘤細胞磷脂含量較低或膽固醇含量較高,可能 與在磷脂代謝之功能降低有關。而於腫瘤組織中,卵磷脂及磷脂醯乙醇胺 所含n-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均減少(P<0.0001),表示腫瘤細胞保留較多的飽 和脂肪酸, 而其可能原因是磷脂的長鏈脂肪酸重組途徑發生問題。分析7- lathosterol(為一種體內膽固醇生合成的前驅物,可當成膽固醇生合成指 標)對膽固醇之比值(La/C)於腫瘤區域較高(平均值 3.65x10-3;及1.60 x10-3,P<0.05), 顯示腫瘤區域膽固醇合成較旺盛,此結果與已知在增殖中 之腫瘤細胞膽固醇合成增加, 且負迴饋抑制功能喪失之現象相符合。在腫 瘤區域磷脂的脂肪酸組成方面,非必須脂肪酸增加(如卵磷脂及磷脂醯乙醇 胺所含的棕櫚烯酸16:1, 油酸18:1及磷脂醯乙醇胺所含的花生三烯 酸20:3),相對的必須脂肪酸卻減少(如卵磷脂及磷脂醯乙醇胺所含的蘇子 油酸18:3及卵磷脂所含的花生四烯酸 20:4)。故推測腫瘤區域之必須脂肪 酸的存量降低, 而遭自行合成之非必須脂肪酸代替。此外, 胺基酸組成在 兩區域間無統計上之差別。而比較測得之金屬離子濃度顯示腫瘤區域中鋅 、錳離子含量較低(P<0.05及P<0.0005), 但鐵和銅離子則在兩區域間沒有 統計意義之差別。綜合上述結果,顯示原發性肝細胞癌之葡萄糖代謝及脂 質組成發生嚴重的干擾及改變,即當肝細胞轉型為肝癌細胞時,與旺盛的醣 類代謝,磷脂的低恆定性及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吸收及利用不協調有很密切 的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