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貞儀(一七六九-一七九七),江蘇江寧(今南京)人,是民國成立以前中國香算 著作最多的女性,其著作共有十二種五十六卷(其中含曆算著作六種十四卷),流傳 至今的尚有《德風亭初集》十三卷,約十萬字左右,為我們了解王貞儀其人提供了豐 富的資料。 本論文除對王貞儀的家世、經歷、性格、著作等詳加論逑外,將把她視為「曆算學者 」及「女性文人」這兩個角色來加以探討。王貞儀在「曆算」及「詩文」上均有著逑 ,可作為乾喜嘉時期這兩方面女性的代表。本論文以《德風亭初集》為基本史料,配 合同時代女性的相關資料,來研究王貞儀這位生存於十八世紀下半葉,多才多藝的女 性文人,以對她及她所處的環境有真實而清楚的了解,並勺勒出當時女性佑識階層所 思所為的大概輪廓。 本論文結論認為:王貞儀的曆算成就,近三十年來在中國大陸被有意地誇大,與她實 際的成就相比,名不副實;就一位乾嘉時代的女性而言,她有許多特殊之處,如遊歷 之廣、教授男徒、闢佛護儒、學習騎射曆算等,這些行為,可用「凡男子之所學者, 皆欲學之」的心態來統攝。雖然在許多方面,王貞儀敢為當時女性所不敢為,但在「 貞節觀」、「婦德」等方面的見解,卻不能超出傳統的觀念,王貞儀的例子,也許正 可顯示出乾嘉之時社會對女性所作所為的無形界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