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島南方海域為歐亞大陸板塊上的南中國海盆地殼沿著馬尼拉海溝隱沒 至菲律賓海板塊下的呂宋弧溝系統。本文的研究區域在台灣西南海域20.5 °N-22°N,119°E-120.5°E之間;利用1992年6月320航次所蒐集的多 類道震測資料、Lewis和Hayes(1984)之自由空間重力異常資料與劉(1993) 之磁力異常資料作二維重、磁力正演模型,以了解研究區內的大地構造現 象。由震測資料所作的構造等深圖發現本研究區在板塊碰撞運動過程中, 可能受到歐亞大陸棚坡的堅強阻檔,導致沉積物堆積有順時針方向往西北 遷移的現象(於21.66°N附近:B層地質年代中,斜坡南方有 7°- 32° 順時針方向往西偏移;A層地質年代中,斜坡北方有 20°-23°順時針方 向往西偏移,斜坡南方有131°-133°順時針方向往西北偏移)。震測剖 面解釋及二維重力正演結果,顯示馬尼拉海溝北延至21.6 °N即消失不見 。從地層中平均間隔速度的變化及研究區南北地帶不同的地殼平均密度( 南邊地殼平均密度比北邊地殼平均密度約高0.3g/cc),意謂研究區南北有 著不同地殼屬性的構造;經由震測剖面配合剩餘磁力異常值資料與二維磁 力正演模型顯示,我們發現可能在以(21.26°N,119.49°E)、 (21.6°N , 119.6°E )與(21.7°N,119. 72°E)三點連線寬約數十公里東北-西 南走向的地理位置上,有大陸地殼-海洋地殼聚合邊界之過渡帶的存在。 在本研究區域內還發現海底峽谷構造及泥岩擠入構造跡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