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知鯉魚與其他淡水魚類對鋅之吸收率如何不同,乃添加65Zn至飼料或水中,測 定各種魚類對鋅之吸收率。實驗結果發現鯉魚由飼料吸收鋅之比率,為吳郭魚之3 倍,草魚之3.4 倍,鰱魚之6.8 倍。但由水中,鯉魚對鋅之吸收率與其他魚類相差 不大。由此可知,鯉魚比其他魚類含有較高濃度鋅之理由,為其能自飼料中吸收較 多之鋅所致。在現行實驗條件下,鯉魚之鋅有95﹪來自飼料;吳郭魚、草魚及鰱魚 則分別有85﹪、78﹪及78﹪之鋅來自飼料。飼料係此等魚類鋅之主要來源。鯉魚自 水中吸收鋅之途徑經研究後,發現主要係經鰓而進入魚體。 為知鋅由飼料或水中等不同途徑進入鯉魚後,其吸收與代謝,乃將65Zn加入飼料 或水中,追蹤65Zn進入魚體後,在各組織間的分布與變化。另外也注射65Zn入 鯉魚肌肉,以進行比較。結果發現,鯉魚攝餌後,自飼料吸收鋅可分成四個時段: 攝鉺後至4 h ,飼料中之鋅之吸收率由 0﹪升至50﹪左右;4 h-8 h間,鋅似乎未 被吸收;8 h-16 h 間,鋅之吸收率由50﹪左右升至85﹪;16 h-48 h間,鋅之吸 收甚慢。鋅由飼料,水中或注射等途徑進入魚體後,血液流動方向與鋅進入魚體各 組織先後之順序,似乎呈現極為一致的關係。依65Zn在魚體組織之分布,可以將 魚體組織分成三類。第一類為需要鋅量最多者,包括消化道、腎臟、鰓、肝胰臟、 脾臟、心臟及鰭等組織。第二類為需要鋅量次多者,包括生殖腺、鱗片、皮膚及脊 椎骨等組織。第三類為需要量最低者,包括眼睛、肌肉、鰾等組織。由實驗結果得 知:經由飼料或注射進入魚體的65Zn,至48 h尚未顯著的排出體外。另外,鯉魚 體內之鋅似乎係經由消化道組織、鰓和腎臟排出體外。鯉魚消化道組織不但需求鋅 甚高,而且是其儲藏鋅極為重要之組織。 為了瞭解不同鋅濃度飼料對鯉魚自水中吸收鋅的影響,乃以低鋅和正常鋅的飼料分 別長期飼養鯉魚,結果發現,低鋅飼料與正常飼料飼養之鯉魚,至8週時,其成長 率並無顯著之差異;但飼養至21週時,攝取低鋅飼料的鯉魚,其成長率明顯的比攝 取正常飼料的鯉魚要慢。實驗中得知,攝取21週低鋅飼料的鯉魚,其體內的鋅至少 有85﹪的鋅係由水中所供應。將長期攝取低鋅飼料的魚移入含65Zn之水中飼養24 h 後,發現其能自水中吸收比正常飼料組更多的65Zn很顯然的,當飼料中鋅量不 足時,鯉魚由水中吸收之鋅量即增加。這些增加之鋅,主要係分布至消化道組織中 ,由此可知鯉魚之消化道對其鋅之代謝,佔有相當重要之地位。 分析鯉魚攝餌前後各組織鋅濃度之變化後發現,鯉魚未攝鉺時各組織濃度(基礎鋅 濃度)之分布,以消化道組織為最高。其次為脾臟、腎臟及鰾等組織。鯉魚在攝餌 後2-24 h 間,以消化道組織和脾臟的鋅濃度變化最為顯著,其他組織鋅濃度之變 化則不明顯。鯉魚攝餌後4-8 h,腸前部與腸中部之鋅濃度皆呈下降,但腸後部卻 無變化。分析鯉魚攝餌前與攝餌後4-8 h含鋅物質後,發現皆由2組物質組成,一 為高分子物質(High molecular fraction, HMF),一為低分子物質(Low molecula- re fraction, LMF) 。攝鉺後,含鋅物質主要之變化為在消化道組織中LMF 減少, 而消化道內容物中LMF 增加。此LMF 很可能係由消化道組織之腸前部分泌而來,即 鯉魚攝餌後,會經由腸前部內因性之分泌小分子之鋅。鯉魚內因性分泌之LMF ,受 飼料中鋅濃度之影響。當飼料中鋅濃度低時,LMF 之分泌要比攝取基礎飼料者低, 鯉魚之消化道組織,很可能具有調節魚體鋅含量維持恆定之功能。鯉魚消化道組織 之LMF 與其攝餌後蛋白質之分解、消化是否有關,有待進一步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