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於臺灣附近海域之小沙丁魚屬(Sardinella)現記錄有11種,然而長期以來並無人 在系統分類方面予以有系統之整理,本研究經確認臺灣近海產之小沙丁魚屬魚類共 存有S. abella, S. branchysoma, S. fimbriaia, S. gibbosa, S. hualiensis, S. Iemuru, S. melanura, S. nymphea, S. iunasi 等9種,利用不同生物形質, 對此小沙丁魚屬魚類的類緣關係進行探討,由外部測量形質、體節計數形質、鱗片 形態形質及以上述9種魚類中之7種魚類之粒線體去氧核醣核酸之排序資料所得到 之分子形質,分別建立可能之類緣關係圖,進行比較。 對各種間大部份計數與測量形質進行之分析,發現大部份形質都非常近似而有重疊 之現象,脊椎骨數與鰓耙數是較易區分種別的形質,鱗片形態在種間變異較大,可 以據之區分種別並反應部份演化上之關係。以不同形質分析得到的類緣關係圖顯示 各形質演化上的不一致性。 利用聚合連鎖反應(PCR) 增幅複製及定序粒線體去氧核醣核酸之部份片斷,結果 顯示同種之小沙丁魚屬魚類粒線體去氧核醣核酸(mtDNA)之控制區(Control Region , D-loop) 相似度在92.4﹪-95.4﹪之間,種間同片斷之相似度則不足30﹪,變異 太大,並非探討小沙丁魚屬種別問題之良好區域,而12S rRNA基因之各種間相似度 在71﹪-92﹪之間,較為適合以之探討小沙丁魚屬之種間演化關係。 以小沙丁魚屬粒線體去氧核醣核酸之12S rRNA基因排序相似度分析結果,亦可成為 推論各種間分化時間的依據,以平均鹼基替換速率每百萬年2﹪-3﹪而言,則小沙 丁魚屬種間之分歧年代在500 萬至1 千200 萬年之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