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緒論 ①藝術本身:從繪畫之藝術定義.功能.欣賞效果及山水畫之獨 立,形式技巧各方面,觀察北宋以前對繪畫本質的認知及審美活動的發展② 社會因素:由六朝到宋代的隱逸觀念與山水思想.山水畫的關係探討山水畫 形成的精神內涵.創作動機③著作環境:從北宋統治階層對山水畫題材、表 現、風格之意見了解郭、韓二人在此理論脈絡中所受影響。第二章林泉高 致的繪畫美學①"看山水有體"談畫家如何認識空間:以"林泉之心"為審美 觀照的主體精神條件,"身即山川而取之"為畫家對自然之體驗方式,"飽遊 飫看"為"奪其造化""歷歷羅列於胸中" 的先決實踐② "畫山水有體"談畫 家如何體現對象:作品的內外在表現應是多次登臨提練而來的"見其大象. 大意",山水之布景與構圖須以"足人事.盡人意"為終旨,其"淳熟."眾多"的 整體作風是為了要"美意足,富態瞻"③畫意是美感的內造活動,為"畫之志 思.畫之主意",畫外意是美感的傳達效果,包括以"行.望.居.遊"為內容的 景外意和"裝出眼前景,道盡腹中事"的畫中詩意,其藝術境界最後則指向" 遠"的意境的延伸。第三章山水純全集的繪畫美學①"明乎物理,學而良能" 承襲北宋以來"合於理"的藝術形式觀念,並將原屬觀察層面的物理現象逐 一"學問化",成為畫家有別於匠隸的"知識" ②"循乎規矩格法,盡其純全妙 用"以形式為藝術目的,從認識傳統中掌握法度,藉美感規範的學習將格法 精練為達到理想藝術形式的實用規律③"詩意"是韓拙畫理中的情思成分, 他以秀美藝術格調為訴求,不再強調雄偉.豐滿的畫風。第四章結論 ①宋 代繪畫美學以"師造化.理.法"為時代命題,雖造形方面是寫實作風的完成 期,但在精神上已進入"畫以適吾意,不需求形似"的寫意範疇②郭.韓之美 學觀與宋代文人.皇室比較,雖創作目的.審美態度和品味頗見差異,但在藝 術最高宗旨及造形觀念卻能得到共識,而構成其時代美學風格 ③郭.韓的 畫學因畫理.畫訣成分不同而呈現神韻.格調兩種美學性格,此外其表現技 法.造形觀念亦透露南北宋畫風轉變的契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