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載入處理中...
:::
網站導覽
|
首頁
|
關於本站
|
聯絡我們
|
國圖首頁
|
常見問題
|
操作說明
English
|
FB 專頁
|
Mobile
免費會員
登入
|
註冊
切換版面粉紅色
切換版面綠色
切換版面橘色
切換版面淡藍色
切換版面黃色
切換版面藍色
(3.238.36.32) 您好!臺灣時間:2021/02/27 09:56
字體大小:
字級大小SCRIPT,如您的瀏覽器不支援,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如為IE7或Firefoxy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字體大小變更功能,需開啟瀏覽器的JAVASCRIPT功能
詳目顯示
:::
recordfocus
第 1 筆 / 共 1 筆
/1
頁
論文基本資料
摘要
紙本論文
QR Code
本論文永久網址
:
複製永久網址
Twitter
研究生:
柏蘭芝
研究生(外文):
Bo,Lan-Zhi
論文名稱:
經濟再結構中的婦女就業變遷與地域空間轉化--台北縣成衣業關廠女工再就業的個案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
Restructuring,Gender,and Local Spatial Transformation
指導教授:
夏鑄九
指導教授(外文):
Hsia,Chu-Joe
學位類別:
碩士
校院名稱:
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
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學門:
建築及都市規劃學門
學類:
其他建築及都市規劃學類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
1993
畢業學年度:
81
語文別:
中文
中文關鍵詞:
再結構
、
婦女就業
、
地域空間轉化
、
台北縣
、
成衣業
、
關廠
外文關鍵詞:
Restructuring
、
Women''s Employment
、
Local Spatial Transformation
相關次數:
被引用:
18
點閱:396
評分:
下載:0
書目收藏:2
隨著台灣勞力密集產業在世界市場失去競爭的優勢,台北縣的製造業正面
臨巨烈的轉變。以婦女勞工為主的勞力密集型工廠大量遷移或倒閉,對婦
女勞工的就業和生活都產生了巨大的衝擊。本研究以「成衣業」為例,討
論經濟再結構過程資本積累機制的改變對女工的影響。並以台北縣勞工局
勞工申訴中心受理之關廠案件中,因成衣廠關閉而失業的女工為研究的對
象,討論關廠後女工就業模式的轉變,以及伴隨著的生產關係和勞動情境
的改變,由此來理解地域社會關係的轉化。進一步,則以關廠女工的都市
生活狀況為題材,討論再結構過程的空間意涵,以及「台北縣」這個都會
區邊緣地區其「非正式城市」性格的深化。本研究之重要結論如下:
1.由於1980年代後期,台灣勞力密集加工產業在國際市場失去競爭的優勢
,使得紡織工業逆向整合的發展模式受到挑戰,多層加工的成衣製造業成
為紡織業中的夕陽產業。而成衣業做為一個性別區隔的行業,其資本的再
結構策略:理性化、彈性化和空間的再部署,則直接影響了該業眾多的婦
女勞工。 2.既有的製造業女工因為年齡、學歷、技術等限制,關廠後,
大部分的女工仍留在成衣業,但進入規模較小的中小工廠、地下工廠,或
成為家庭代工。然而薪資勞動的「品質」卻大為降低,薪資與勞動條件都
不如原來的工作。 3.關廠使得女工原先連結家庭和工作的模式受到挑戰
,失業女工面臨一種「生活錯置」(dislocation of life)的情境。女工
的謀生策略必須聯繫其家務與工作的雙重角色,而在再結構進一步非正式
化的過程中,由於生產關係非正式化,而家務再生產危機又未能引爆成為
公共議題,已婚婦女於是進一步地被綁縛在家庭中。 4.在由大工廠流向
地下工廠、由生產線工人變成家庭代工的過程中,女工在生產關係上正經
歷一個「去集體化」的過程,進一步成為個體化勞工,勞資關係也進一步
非正式化。而與此相對應的,則是一個社會關係更片段化的地方社會。
5.在台北縣都市集體消費服務不足的情況下,婦女為了取得資源改善家庭
的生活品質,必須積極聯繫(交通)公共領域和私人領域;工作和家庭。
因此,婦女是都市非正式部門的作用者。但是再結構進一步的非正式過程
使得婦女進入公共領域的機會和空間更少,婦女的謀生變得更加困難。都
會區邊緣市民的集體消費越來越依賴非正式部門,加深了「非正式城市」
的性格。
國圖紙本論文
推文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文
網路書籤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網路書籤
推薦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薦
評分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評分
引用網址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引用網址
轉寄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轉寄
top
相關論文
相關期刊
熱門點閱論文
1.
經濟轉型中三重市成衣業發展與空間分布
2.
尋覓噤聲的畫眉:對「男性失業者」的理解與重構
3.
從就業排除到社會排除:失業勞工的社會學分析
4.
台北市五分埔成衣市場之研究
5.
我國國家對關廠、歇業勞工權益保障作為之研究
6.
女人與工作:一群客家農村中年女工的工作經驗
7.
看不見的勞動--1940-1960年台灣女性勞工的生命歷程、家戶動力與僱傭策略
8.
移動與束縛--台汽客運車掌小姐的勞動過程
9.
企業關廠歇業勞資爭議中勞工行政主管機關角色功能之研究
10.
傳統產業中高齡失業者再就業歷程之研究—以成衣產業為例
11.
加工區女性工作者的就業困境
12.
工廠女兒圈-論1970~80年代台灣文學中的女工樣貌
13.
新應許之地?桃園地區跨國移工勞動力再生產之空間
14.
企業甄選決策者對再就業婦女之雇用態度與雇用行為的影響因素研究
15.
象徵經濟的階級界線:台北市衣蝶百貨個案分析
無相關期刊
1.
看不見的勞動--1940-1960年台灣女性勞工的生命歷程、家戶動力與僱傭策略
2.
經濟轉型中三重市成衣業發展與空間分布
3.
資本主義、父權社會下的紡織女工:台灣工業化的案例研究
4.
工廠女兒圈-論1970~80年代台灣文學中的女工樣貌
5.
女人與工作:一群客家農村中年女工的工作經驗
6.
由勞工意識看女工就業至關廠的歷程經驗
7.
抵抗的社區-社會運動中的女性勞工經驗:以福昌紡織電子廠員工關廠抗爭為個案
8.
全球化下的台北都市辯證-消費奇觀的建構與另類出路之空間生產
9.
條碼空間的崛起:全球化與台北市零售空間再結構
10.
閱讀誠品:全球化中的誠品書店之空間文化形式
11.
重新看見寶藏巖-開發中國家都市非正式地景的營造過程與形式
12.
城市、店、家與婦女-大稻埕婦女日常生活史
13.
城市中的單身女人與家變:以八0年代以來台北單身城鄉移民女人的居住處境與經驗為例
14.
新光雙城記:都市象徵之建構與解構
15.
台北市公有零售市場政策與婦女---以謙和市場為個案
簡易查詢
|
進階查詢
|
熱門排行
|
我的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