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192.92.49) 您好!臺灣時間:2023/06/01 01:06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林宜靜
研究生(外文):Lin,Yi-Ching
論文名稱:太魯閣地區月鼠之族群生態學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The population ecology of Mus formosanus in the Taroko area
指導教授:李玲玲李玲玲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Lee,Ling-Li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動物學系
學門:生命科學學門
學類:生物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1993
畢業學年度:81
語文別:中文
中文關鍵詞:月鼠族群生態學捕捉標放法
外文關鍵詞:Mus formosanuspopulation ecologymark-recapture method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1
  • 點閱點閱:25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本實驗自1992年4月至1993年4月,以捕捉標放法研究太魯閣地區月鼠(
Mus formosanus)的族群動態及其與棲地變遷的關係,並經由對月鼠微棲
地選擇的研究,來瞭解月鼠對環境可能的利用情形。每月連續四捕捉夜,
以100個薛門氏活捉器進行捕捉。共捕獲月鼠105隻773隻次,其中雄性56
隻雌性49隻,性別比未偏離1:1,再捕獲率為72.4%。此地月鼠數量在秋冬
最多而在春季最少,族群數量高峰發生在禾本科植物結實的高峰期。除8
月、9月外,其餘各月均可捕獲懷孕或哺乳的雌性成鼠,高峰在5月與11月
,食物為影響生殖表現的重要因子。非成鼠僅在五個月內有捕捉記錄。各
月份新加入族群的個體數為影響此地族群數量波動的主要原因。實驗地月
鼠最長的居留期為十一個月,雌雄性的居留期並無顯著不同,居留超過一
個月的個體佔58%,過境成鼠顯著的較輕,而非成鼠絕大部份為過境者,
但居留者與過境者的年齡組成在統計上並無顯著不同。利用補助線法
在1992年8月及1993年2月進行密度估算,所得實驗地月鼠密度分別
為20.05隻/公頃與14.67隻/公頃。本實驗地草本植物的覆蓋度、高度在月
間有極明顯變化。月鼠除1993年春季外,其餘月份在本實驗地內均呈非逢
機分佈。其出現次數與禾草的覆蓋度、高度、體積有顯著相關。若將棲地
按植被覆蓋疏密程度及優勢植種的分佈,分為四大類型:茂密型棲地、空
曠型棲地、草叢型棲地、灌叢型棲地。月鼠的出現次數,僅在其中的茂密
型棲地內有顯著的季節變化。居留者與過境者在四類型棲地的出現次數,
並無顯著不同。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