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茅毛珍珠菜(Lysimachia maruitiana Lam.)為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 分布於日本、韓國、中國大陸、琉球、菲律賓、密克羅尼西亞、美拉尼西 亞、波里尼西亞、夏威夷、印度、模里西斯、以及台灣。在台灣則為許多 小族群散生於北部、東部、南部、及綠島、蘭嶼、澎湖等離島之海濱,呈 不連續之分布。本研究顯示茅毛珍珠菜屬混合式的交配系統, 不論是自花 授粉或異花授粉皆可孕, 不行無性繁殖, 在沒有昆蟲的媒介下有自花授粉 的可能。全部八個族群用15個引子做RAPD, 共出現271條條帶, 由所呈現 的條帶型式來看, 不同族群間確有差異, 族群間確有遺傳上的分化, 族群 相似度由0.551至0.853, 群叢分析樹狀圖顯示, 八個族群大致上區分為北 部海濱、鵝鸞鼻-蘭嶼、三仙台-澎湖等三個群叢。以同功異構 電泳檢 視茅毛珍珠菜族群內及族群間的遺傳歧異度與分化程度, 共染出13種酵 素,觀察到22個基因座。多型性基因百分比(P)最高的是石門的族群, 約22.7%,其餘族群則只有4.5∼13.6%, 平均為9.64%, 各基因座平均對偶 基因個數 (A)從1.4∼1.0, 平均為1.13個, 皆遠低於一般一至二年生, 侷 限分佈之植物種類。而平均異質結合度(Ho)值從0.045∼0.086, 平均期望 異質結合度 (He)值從0.023∼0.111, 顯示出其族群內異質結合的比例很 低,大部份基因座均已同質化。但族群間的比較則是在同一基因座, 出現 了不同的同質對偶基因, 這使得族群間歧異度非常高, 由F-statistics所 得到的整體的Fst值高達0.854, 顯示出遺傳變異只有不到15%是族群內 的, 而超過85%是族群間的。由上述結果, 我們得知台灣茅毛珍珠菜族群 呈現出族群內變異少,族群間高度分化的遺傳結構。由Fst值所推算的Nm值 只有0.043, 顯示族群間幾乎沒有基因流傳。創始者效應、基因漂變、及 瓶頸效應共同作用, 很可能就是造成本省茅毛珍珠菜,成為族群內同質度 高而族群間高度分化的遺傳結構的最重要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