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渠成為工業廢水、畜牧廢水、都市污水的承受水體,在引入農田後造成 作物的減產,或引起各類有機、無機毒害問題,近幾年來屢屢發生,尤以 工廠林立的彰化縣為最。針對逐漸嚴重的灌溉水質污染問題,雖然各水利 會將灌溉水質監測列入經常性業務之一,但依然逐年爆發的農作物為害事 件,說明了現有的監測工作並無法有效的制止污源排放或執行事後的補救 措施。究其原因,監測資料未能作有系統的分析、研判,是其主因。水質 綜合指標建立,透過地理資訊系統(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空間屬性分析、邏輯運算與展示,能正確而清晰地在電腦螢幕上分辨出 各灌渠污染程度的大小,予人直接而深刻的訊息,異於以往書面報告的厚 重繁瑣,其適用對象廣及一般人民及農業政策決策者均有所發揮。本研究 經由模式建立、程式撰寫執行、結果圖形輸出,在彰化水利會灌區,以現 有的灌溉水質資料、土壤重金屬資料,選取出污染最嚴重的灌渠,並驗證 了灌渠和農田土壤污染之間的關係,歸納出下列數點結論: 1.彰化地區 EC、氨氮、重金屬不符灌溉水質標準區域甚廣,顯示污染為綜合性污染, 各類有機、無機污染來源甚多,需及早防治。 2.彰化水利會灌區灌溉水 質污染以氨氮污染最為普遍;重金屬污染主要集中在東西二圳部份支線, 即嘉犁莊、彰化市交界處。 3.指標能迅速簡明表達環境之狀態,若能慎 選指標系統,將有助於對環境現況之瞭解,並將環境監測結果有效傳達; 而地理資訊系統技術能有效提升指標模式之運算及結果之展示。 4.經由 地理資訊系統運用於灌溉水質及土壤污染監測管理上,不僅可針對現況的 監測管理能力上大幅提昇,且可透過預測模式達到預警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