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在女性面臨初經的適應過程中,是重要的資訊來源,也經常是第一 位知道女兒來月經的人。本研究旨在了解國小六年級女學童的母親在女兒 初經經驗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女學童對月經的態度和憂慮,並進一步分 析母親角色是否與女學童的月經態度、月經憂慮有關。 @ 本研究以立 意取樣的方式,選擇在臺北市、新莊市、龜山鄉等處進行,並且以叢集選 樣法(Cluster Sampling)在三個地區選取國小六年級的女學童及其母親 ,共得352 對,以結構式問卷法收集母親的角色與女學童的月經態度與憂 慮之資料。以因素分析法分析母親所扮演的角色及女學童對月經的態度和 憂慮;再以積差相關和逐步迴歸探討母親的角色與女學童的月經態度及月 經憂慮之關係。結果母親的角色共得六個因素,分別為文化規範的傳遞、 月經處理方法的教導、生理知識與月經感受之分享、女兒來經後行為重新 規範、女兒月經狀況的評價與保健、女兒的處理方法與月經狀況的監測。 女學童的月經態度共得四個因素,分別為月經是不潔而降低能力的、月經 是影響身心舒適的、月經是不被期待的、月經是生理成熟的象徵。月經憂 慮共取得六個因素,分別為擔心生理與情境失控、擔心生活受限、擔心來 經時被他人發現、擔心父母不同的期待、擔心家人知道、擔心同性同伴的 排斥。所有變項中與女兒月經態度相關的因素包括:來經年數、自覺心理 準備度、自覺太早來經、母親傳遞「月經是不潔的」之文化規範及母親對 女兒來月經表現負向的感覺;與月經憂慮相關的因素包括:女學童的經痛 程度、女學童對班上來經人數之估計、母親傳遞「月經是不潔的」之文化 規範、母親對女兒來月經後給予較多行為限制等。以逐步迴歸分析結果, 本研究中對女學童月經態度最重要的預測變項依序是:女學童的月經憂慮 、自覺是否太早來經、心理準備度以及母親傳遞「月經是不潔的」文化規 範。對女學童月經憂慮最重要的預測變項依序是:女學童的月經態度、經 痛程度、以及對班上來經人數之估計。根據本研究結果,研究者建議國小 女學童的經期衛生教育對象應包括母親,並且擴及男學童。護士與學校老 師於實施衛生教育時應能提供機會,讓女學童自由討論心中對月經的憂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