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雜誌之出現,標舉將女性視為一特定閱聽眾。長期以來,女性受 到父權意識型態的限制,權利義務被忽略,依附男性而生活,然而這種不 平等的現象,隨著社會環境的變遷,而有緩和趨勢。而女性雜誌既為一「 女性空間」,是否強化傳統的性別秩序,或呈現無刻板印象的性別角色, 值得探討。 @ 歷來探討大眾媒介和社會變遷關係的研究者,把其關係 區分為三大類,包括反映者、強化者和促動者。但由於大眾媒介內容和社 會環境變遷的時間,很難做清楚的劃分,對二者間的關係,至今仍莫衷一 是。本研究以創刊達二十五年的「婦女雜誌」為對象,企圖找出女性雜誌 和女性價值變遷間的相關性。在相關研究中,可以發現,女性雜誌中所呈 現的女性,基本仍偏向傳統形象,強調外貌、家庭比工作重要,研究焦點 多半著重在人物描繪上。本研究則關切女性雜誌中的報導主題,及傳達的 兩性價值和形象,是否因時間推移而有所改變。研究結果發現,「婦女雜 誌」中,以生活資訊報導量最多,但其所占比例逐年減少,同時安排位置 也多半在整本雜誌的後半部,而偏向硬性的法律政治和社會議題,則呈逐 年增加的情形,顯示「婦女雜誌」逐漸脫出傳統的窠臼,不再只把女性的 關心焦點限囿在流行上,原屬男性領域的議題也日受重視。 @ 「婦女 雜誌」對兩性形象的呈現方式,仍以傳統角色占居主流,而代表較自由開 放的形象,在女性方面,呈逐年增加的情形,而男性方面則呈逐年減少趨 勢,顯示「婦女雜誌」在描繪女性時,鼓勵朝自由開放方向發展,而描繪 男性時,則著重傳統性別秩序,但也鼓勵自由發展。在兩性價值方面,「 婦女雜誌」中所傳達的女性價值,朝向自由多元的方向發展,鼓勵女性做 個有主見的人,但在男性價值方面,仍偏向傳統的價值,和根深柢固的男 性形象相符合。從社會背景變遷和「婦女雜誌」的報導內容來看,在民 國59年以前,「婦女雜誌」偏向扮演社會變遷的促動者,到了民國60年開 始,和社會變遷的時間差距拉近,反映者和強化者的角色開始突顯出來, 但因時間不易明確劃分,促動者的角色也不能率爾去除。 @ 從「婦女 雜誌」的報導內容來看,在民國59年以前,父權意識型態色彩濃厚,但自 民國60年開始,女性角色日益多元化,兩性關係也朝平等方向發展,顯示 父權意識型態的威力已逐年減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