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單僅祇是回溯威權時期國家機關、反對運動與主流報業的歷史,本文汲 取各種相關文獻企圖開展關於「國家認同」問題的研究。國家認同議題的 研究同時具有理論與實踐上的目的,它反映了近年台灣政治最重要的轉化 情況,值得學界投入更多的努力去探索。與其他文本及論述分析方法相較 ,框架分析更能揭露深植於媒介正文中的意義,並提供社會主體機制間( 如國家、反對運動...)權力關係的深層描述。媒介框架分析同時也加速了 傳播研究與其他理論傳統(如建構論取向 ...)正持續進行中的整合趨勢。 這項初探研究鎖定過去四年(1988-1991)有關台獨議題的各種媒介框架之 消長浮沈情形。本文嘗試提供這樣的建議:每種框架均包藏了駁雜不一的 「框架論點」,而且並非所有的框架都如過去研究文獻所稱是「預先定義 好」的。再者,媒介場域存在的框架競爭本身亦起落不定,各種社會力各 有擅場。因此,媒介框架的流變與複雜特性,使我們有必要透過接合媒介 框架與更寬廣的社會情境,作為詮釋問題的基礎,進而再思國家認同議題 本身存在的機會與陷阱。最後本文也提出了若干暫時的結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