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192.92.49) 您好!臺灣時間:2023/06/08 06:24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蔡柳卿
研究生(外文):Tsai Liuo-Chin
論文名稱:依理性預期理論論我國承銷制度
論文名稱(外文):A Rational Expectation Equilibrium Theory of Initial Public Offerings
指導教授:康榮寶;張志中
指導教授(外文):Jungpao Kang; Chih-Chung Cha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政治大學
系所名稱:會計學研究所
學門:商業及管理學門
學類:會計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1994
畢業學年度:82
語文別:中文
中文關鍵詞:新上市股票理性預期均衡雜訊
外文關鍵詞:initial public offeringsrational expectation equilibriumnois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4
  • 點閱點閱:18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鑑於我國現行承銷制度下新上市股票上市後的股價行為異於尋常 (如蜜月
期的問題),故本研究的目的在於以理性預期均衡理論及其他相關理論來探
討新上市股票股價的問題, 進而由理論中對資訊與股價之關係的推論來評
議我國目前新上市股票承銷制度及股市的資訊環境。新上市股票最重要的
經濟特質在於上市前鮮為人知, 其公司原始股東與上市後潛在股東間存在
一個嚴重的資訊不對稱問題, 證管會特以公開說明書為工具,藉此公開公
司原始舊股東所持有之優越資訊,以解決此種資訊不對稱的情況。就理論
上而言, 一個合理的承銷制度應能令投資者「所付等於所值」,其上市後
的第一個均衡價應等於承銷價,且其上市後的股價行為應與相關資訊呈系
統化的關係。然而從實證的資料與分析結果顯示, 我國新上市股票股價行
為(包括承銷價)具異常性,根據理性預期均衡理論,這種異常股價行為歸因
於股價與公開說明書上的財務資訊不具系統化的關係 , 亦即投資者間異
質性的預期、投資者的變現性需求、及財務資訊之收集、分析與解釋成本
過高(就個別投資人而言)所致的雜訊主導了這種異常的股價行為,故可謂
目前的新上市股票承銷制度功能不彰,其合理性仍嫌不足。現行新上市股
票承銷制度下係規範公開說明書的財務報表需經會計師簽證, 而其他資訊
則需由承銷商以盡專業注意的方式來確認資訊之公開與忠實表達, 若有不
實表達處再課以法律責任。本研究以為這種資訊不對稱的解決設計,其運
作之良窳尚有賴資訊環境的配合,故擬發展「資訊環境理論」,以說明強化
財務資訊收集、分析與解釋的功能,或降低個別投資人對此類資訊的搜尋
成本, 可因而降低投資者異質性預期與變現性需求所產生的雜訊。其次本
研究以為,為使公開財務資訊具品質保證與齊一性,並促使財務資訊環境更
能有效運作,除可賦予法律責任外,藉由自律規範對承銷商之專業注意力與
職業道德加以規範已屬必要。據此,更發展了「 最低承銷品質理論」,透
過此二理論的發展,以強化目前承銷制度的功能。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