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旨在探討我國國民小學教師教學自我效能的情形,及其相關的影響因素,並根 據研究結果提出建議,以供教學之參考。 本研究從相關文獻的檢視及有關概念的分析,所形成的教學自我效能建構分為:盡心 教學及善用方法的效能、診斷學習及變通教法的效能、抗衡家庭及社會影響的效能、 抗衡家長負面管教的效能、抗衡傳播媒體影響的效能、抗衡學生參照人物影響的效能 等六個層面。本研究涉及的變項包括:教學自我效能的前置變項--個人屬性、學校 特徵及人格特質,以及教學自我效能的後果變項--學生控制取向與動機信念等變項 ,從事與教學自我效能之相關的研究。 本研究實證分析,系以台灣地區之國民小學教師為研究對象,施測的有效樣本共計42 6 。研究工具有:教學自我效能量表、自我概念量表、生活導向量表、學生控制意識 量表與學生問題解決風格量表等五種。調查所得的資料系以多變項變異數分析、單變 項變祑數分析、逐步迴歸分析、Scheff’e法事後比較,t考驗及Person積差相關等方 法進行統計分析。 本研究的主要發現為: 1.國民小學教師對於教學自我效能各建構的反應,有顯著的差異。 2.國民小學教師教學自我效能與年齡、婚姻狀況、服務年資、任教階段、學校所在地 區以及自我概念與樂觀等變項有關,且具有不同的預測力。 3.自我概念與樂觀等變項群對教學自我效能各變項群,具有某種程度的區別力。 4.國民小學教師教學自我效能與學生控制取向呈負相關,教學自我效能愈高者,愈採 取人文的管理方式;反之,教學自我效能愈低者,則採取監控的管理方式。 5.國民小學教師教學自我效能與動機信念呈正相關,教學自我效能高者,會使用自主 式的問題解決策略;而教學自我效能低者,則使用控制式的問題解決策略。 結合理論探討與實證分析的結果,本研究建議:正視國民小學教師心理、思考及信念 對教學的影響、加強教師在職進修教育、培養教師教學能力以及班級管理技巧等,俾 使其能勝任教學工作,成為有效能的教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