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旨在探討內涵時間塑性理論對64黃銅張-扭塑性變形衍生之異向性的 預估能力。依Lee在1992年以簡單剪力實驗所求得的材料函數為基準, 對64黃銅在拉-扭應變路徑下含圓弧彎角的實驗預測良好,但對先扭後拉 實驗之軸向應力反應預測值則明顯偏低。為解決上述困難,本文從相同試 件之比例應變(proportional strainning)實驗數據觀測發現有異向性現 象,故本文提議在張-扭塑性應變所衍生之異向性材料函數,除隨內涵時 間變化外,也依到達應變路徑轉折點之過程所累積的塑性功,及轉折後應 變路徑增量與軸向拉應變方向的夾角而變。並且其變化有如下之轉換原 則 1.若應變路徑從異向性低的應變路徑經轉折點變換至異向性高的應變 路徑時,為避免材料函數值突然跳躍,提議一轉換期,使材料函數有較緩 的趨勢變化至高的材料函數值,在不同路徑下其轉換期皆對應在內涵時間 在0.0045 的範圍,而其上升之趨勢有一致之數學表示式,其參數則為累 積至應變轉折點的塑性功及應變路徑夾角之函數。 2.反之,則材料函數 不產生轉換的現象,而是由異向性高的材料函數直接轉換成異向性低的材 料函數,且與到達應變路徑轉折點之過程所累積的塑性功無關。依上述提 議,內涵時間塑性理論確能有效描述拉-扭應變路徑下之各種不同的材料 異向性行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