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意外事故之發生依交通狀況與環境狀態之不一,有 20 ∼ 50 % 是由先前的事故所造成之衍生性事故,若能即時將接近與通過該瓶頸路段 之順暢旅行速率給予上游駕駛人知曉,將可降低衍生性意外事故發生的可 能性,節省車輛耗油量與降低廢氣排放量,並可誘導部分用路人改道行駛 ,以降低該路段之交通擁擠與旅行成本。本研究首先以衝擊波分析法, 對意外事件所產生之影響範圍及其旅行速率進行分析。然後,以耗油量為 績效指標,在總耗油量最低之策略下構建遞減速限控制模式,同時,也對 該控制時段內車輛排放物之總量加以分析。而為實施遞減速限控制,高速 公路上需有偵測器以偵測事故之發生與車流狀態,同時也需有可變速限標 誌以便駕駛人改變其行駛速率,本研究考慮衝擊波擴散前偵測事故之發生 ,以每一公里設有一偵測器與可變速限標誌進行探討分析。在實施遞減速 限控制時, 由模擬實例分析結果顯示,流量對其方案之實施有顯著之影 響,在高流量下其單位車輛效益較低,但有較大之總效益。而可變速限標 誌設置間距 0.5公里較 1.0 公里有微量增加之效益, 可變速限標誌變換 時間間隔1分鐘也較5分鐘有微量增加之效益,但並沒有顯著的差異。在 意外事件與施工路段所形成之瓶頸型態,實施遞減速限控制時間長短受瓶 頸處之容量所影響,而在相同時間點上其效益沒有顯著之差異,遞減方案 速限幅度則受可允許實施速限之範圍與流量的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