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192.92.49) 您好!臺灣時間:2023/06/08 06:33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吳政達
研究生(外文):Jane-Dar Wu
論文名稱:建築融資供需雙方互動分析-兼論各國運作體制比較
論文名稱(外文):Construction Financing Analysis between Developers and Banks
指導教授:楊澤泉楊澤泉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Hsi-Shie Na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成功大學
系所名稱:企業管理研究所
學門:商業及管理學門
學類:企業管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1994
畢業學年度:82
語文別:中文
中文關鍵詞:建築融資企業徵信融資問題癥結
外文關鍵詞:Construction LoanFinancing Term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
  • 點閱點閱:159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台灣自民國七十八年二月實施房地產信用管制以來,建築融資在政策嚴格
把關下,對建築業的授信大幅縮減。素有「火車頭工業」之稱的建築業,
因而深受打擊。因此,如何構建良好建築融資體制,無疑是一關鍵課題。
本文首先從相關文獻探討建築融資特性與金融機構授信準則,並就英、美
、日、台等國建築融資運作體制與發展進行研究,以做為台灣健全體制的
參考。然後針對金融機構與建設公司進行問卷調查的實證研究,研析建築
融資相關問題,並比較其中認知的差距,以尋求因應之道。  本研究的
主要發現為: (1)國內建築業於營運資金籌措上,除正式金融體系外,非
正式管道如預售收入、插股亦佔相當比例。 (2)行庫辦理建築融資時,額
度因素以景氣狀況與個案風險性為主,利率因素以資金成本與建商往來貢
獻度為主。於授信理念上,外商銀行則顯得積極主動,較能從個案發展性
著眼。 (3)建商對行庫授信理念的認知,仍呈現顯著差異。建商認為與分
行往來實績較重要,行庫則較重視公司體質,建築同業評價,營運計劃,
產品內容,預售率,擔保品品質,可能衍生業務。 (4)現階段金融機構融
資問題癥結,包括行庫本身缺乏專業人才協助,總行授權不足,央行信用
管制過嚴,擔保品區位不佳,業界傳聞財務危機,缺乏可靠償還來源。
(5)現階段建商認知的融資困難因素,包括行庫審查過嚴,預售率要求過
高,對建商存有歧視且不願多了解,央行信用管制過嚴,銀行法的限制,
對行庫作業不了解。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