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部反覆衝擊力對骨中結構及膝關節退化之尚在被研究中, 尤其是針對顯 微裂縫及OA產生之初期。至於骨如何修補顯微裂縫, 和如何影響骨骼機械 性質至今仍未有全面性之瞭解。此外骨骼在體內 (In-vivo)及體外(In vitro )疲勞試驗之結果存在極大差異.本實驗中設計一機械式機構, 將兔 子自一定高度, 以自由落體方式落下 ,反覆此動作, 以產生膝關節退化之 情形, 並利用超音波量測設備及骨組織學觀察, 探討衝擊力對骨機械性質 變化及關節軟骨變化之關係以求更進一步了解膝關節退化之機轉.從實驗 結果顯示出受落體試驗之兔子, 在進行跳躍運動期間的前二至三個星期, 其脛骨彈性係數有增加的趨勢 ,可知在骨骼細胞系統內存在有一個較敏感 的機制, 只需非常少的重覆荷重就會刺激一個調適的反應, 這種反應是在 骨材和組織損壞裂縫累積之前就已經發生 ,而運動二至三星期後其脛骨彈 性係數有減低的趨勢 .至於脛骨超音波量測則以縱向量測所之值最大 ,橫 向量測之值次之 ,而拉伸試驗所得之值最小; 這與骨骼為一非均質, 非等 向性之材質有關 .在 SEM 觀察方面,發現關節軟骨表面會隨著實驗期增長 而有逐漸粗糙的現象 .此表面粗糙度的變化, 相信為關節退化初期之重要 訊息, 因此未來表面粗糙度的定量化與衝擊力之關係為一重要課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