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的壓密理論,大多是在土壤為黏彈性體的假設下建立其分析模 式, 即土體最終承受多大的有效應力,相對而得之壓縮量應為固定,不會因壓 密過程不同而有所不同。但實驗結果顯示:荷載施加方式對土體最終沉陷 量有相當程度的影響,於是一般的壓密理論實際上並不適於描述此種力學 特性。考慮一以階段增加荷重進行的壓密試驗,在每一荷重施加後土樣會 產生體積變化,且伴隨著引發一壓密能量。每次所施加的荷重愈大,引發 的壓密能量愈高,而經由不同的載重方式,在有效應力相同時所累加的能 量並不相同。分析結果顯示,相同的荷載大小於壓密過程中分成愈多次數 施加,所引發之壓密能量愈小。亦即在同一情況下之壓密能量,以瞬間施 加荷重最大,階段荷重次之,連續荷重最小,而當連續荷重速率相當緩慢 時,其壓密能量便可視為零。由於壓密能量的不同,會使得土壤因滲透作 用(osmosis) 而產生的膨脹壓力發生改變。壓密能量較高時,滲透壓力( osmotic pressure)減小,土壤抵抗外力的能力減弱,故土體在較小的顆 粒間距才能達成和外力的平衡。於是在壓力相同的條件下,其孔隙比以連 續荷重最大,階段荷重次之,瞬時荷重最小。因此,以壓密能量的觀點, 可對土壤於壓密過程中所受載重方式 的影響提供一合理的解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