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利用胎兒的神經組織作移植,被報告可以改善一些因神經內分泌系 統缺失所導致的疾病症狀, 如巴金森氏病 ( Parkinsonism ) 或侏儒症 ( Dwarfism ) 等,但囿於法律和人道的問題,胎兒組織的獲得非常困難 。因此尋找一種新的人類神經細胞來源,並以動物模式評估應用基因轉植 和細胞移植來治療上述疾病之可行性,是本論文所要探討的主題。 NT2 細胞為一人類胚胎瘤細胞株,在適當的培養下,NT2 細胞可在體外不斷增 殖, 經維生素甲酸 ( retinoic acid ) 的引導, NT2細胞可分化為包含 神經細胞在內的多種細胞;在此論文中,NT2 細胞在含有 10-5M 之維生 素甲酸的培養液中 4 週,引導其分化成神經細胞,未分化之非神經細胞 以細胞繁殖抑制劑除去後,在倒立顯微鏡下觀察,發現其形態具有標準的 神經細胞特徵,除了緻密的細胞體及細長延伸的突起外並有突觸形成。 此種細胞的純度可達 90% 以上,免疫螢光法顯示已有高分子量神經絲 ( high molecular weight neu- rofilament ) 的形成;此種分化後的 NT2 細胞經氚-胸腺嘧啶併入試驗 ( 3H-thymidine incorporation test )和裸鼠移植試驗証實不再具有腫瘤發生性。經上述實驗証實,利用 此種方式可以作為體外神經細胞培養的一種新的來源。本論文中更進一步 , 將豬的生長激素基因經由反轉錄病毒載體 ( retroviral vector ) 轉植入未分化的 NT2 細胞中, 能表現轉植基因的細胞經篩檢葯物篩選後 ,以西方點墨法 ( Western blot ) 証實此種細胞可於體外合成及分泌生 長激素, 帶轉植基因的 NT2 細胞經維生素甲酸之引導分化後,經免疫螢 光法確定仍有生長激素合成。此種可分泌生長激素的細胞植入去腦下垂體 之大白鼠體內,由體重之變化顯示可改善其生長遲滯之症狀。所以,根據 本論文的實驗顯示,利用基因轉植後的 NT2 細胞對於改善因神經功能障 礙所導致的疾病具有相當的發展潛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