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前我們許多的研究,將麩胺酸鈉(sodium glutamate, Glu) 微量注射於 橋腦的藍斑核旁肱區(LC-PBN)和巨大細胞蓋區(FTG)、 延腦的背區( DM) 及吻端腹外側區(CVLM)等區域都能引發升壓反應,微量注射於延腦尾端腹 外側區則引發降血壓反應,證明在這些神經機構中,都有引發心臟血管反應 的細胞存在。近年,我們期望進一步了解在上述這些區域中,麩胺酸鈉究竟 激發一類接受器引發血壓反應。本實驗使用以尿酯(urethane,400 mg/kg )及氯醛醣(alpha-chloralose,40 mg/kg) 麻醉的貓為材料,記錄血壓( SAP) , 平均血壓(MSAP)及心跳(HR), 亦同時記錄兩交感神經的活性,一條 是記錄來星狀神經節之椎神經(VNA)另一條是腎神經(RNA), 探討它們在血 壓反應中之異同實驗利用不同亞型的麩胺酸鹽接受器拮抗劑glutamate acid diethyl ester (GDEE,0.5 M,50 nl) 來拮抗Quisqualate接受器, D-2-amino-5-phos-phonovaleric acid (D-AP5,0.025 M,50 nl)來拮抗 N-methyl-D-aspartate 接受器(NMDA receptor), 分別探討Quisqualate 及 NMDA接受器在腦幹各心臟血管反區細胞, 接受Glu微量注射 (0.1M,50 nl)後引發血壓反應的重要性, 除此之外, 為了要探討各心臟血管反應區 能對Glu反應的細胞是否也對血管收縮素II(AngII)反應, 在另一組的實驗 ,我們在上述反應區同一點, 分別微量注射 Glu(0.1 M,50 nl)及 Ang II(0.16 mM, 50 nl)。 結果顯示,在各升壓區中, Glu引發血壓上升及神 經活性增加的反應皆能被GDEE拮抗, 而D-AP5對Glu的拮抗作用則視反應區 之不同而稍有差異。 在CVLM降血壓區, Glu引發之血壓下降及神經活性減 低作用皆不能被 GDEE及D-AP5所拮抗。同時, 在血壓反應過程中對兩交感 神經之相關性加以比較, 發現椎神經與腎神經的活性變化並不一定一致。 一般來說, 貓的椎神經活性與升血壓反應相關性較腎神經的高。大部分 Glu 刺激能引發血壓反應的刺激點, 給予 AngII亦可引發同樣的血壓反應 。綜合上述實驗的結果, 可歸納成以下三點結論:1.腦幹各心血管反應區 的細胞, 引發血壓上升主要是透過Quisqualate接受器, NMDA接受器並不 重要。Glu在CVLM所產生的降壓作用,既非透過NMDA, 也非透過 Quisqualate接受器, 究竟為何,尚待進一步研究。 2. 腦幹各心臟血管 反應區, 應用不同的神經細胞及不同機制來達成不同的交感神經調控, 而 以透過椎神經的, 似較腎神經的為高。3. 大部分心臟血管區的細胞, 能 接受Glu引發反應的, 同時也能接受 Ang II引發相似的反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