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旨在探討CAI與導生制應用在國小數學科低成就學生補救教學之 效果,研究目的為:(一)以「CAI」、「導生制」、「傳統式」三種 不同的數學科補救教學方案進行研究,俾供改善國小數學科補救教學之參 考。(二)比較「CAI」、「導生制」、「傳統式」三種不同的補救教 學方案,對國小學生學習成就、學習態度、學習焦慮、學習適應、自我觀 念之立即和保留的效果。本研究以高雄市中正國小五年級數學科低成就學 生75人為研究對象,隨機分派為實驗組(一)、實驗組(二)及控制組, 每組25人。實驗組(一)以電腦教學軟體進行補救教學;實驗組(二)以 經過訓練的導生進行補救教學;控制組即傳統組以五年級教師進行補救教 學。三組均依循單元補救教學、形成性評量、回饋與檢討及單元結束後評 量四個步驟進行六週實驗處理。實驗前及實驗結束後,三組受試分別實施 「數學成就測驗(一)(二)(三)」「學習態度量表」、「數學學習焦 慮量表」、「學習適應量表」、「數學自我觀念量表」等測驗以探討三組 受試在上述各方面的差異。為進一步探討實驗的保留效果,於實驗結束一 個月後再實施延後測量,所得資料以單因子單變項共變數分析本研究結果 得到下列幾點發現:一、三種不同的補救教學方式於實驗過程中,在「數 學成就測驗(二)」的得分,「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單元」CAI組和導生 組均顯著優於控制組;「分數的加減單元」導生組則顯著優於CAI組與 控制組且CAI組也顯著優於控制組;而「分數的單元」三組並沒有顯著 差異。二、三種不同的補救教學方式於實驗結束後,在「數學成就測驗( 三)」的得分,導生組顯著優於與控制組。三、三種不同的補救教學方式 於實驗結束後,在「數學學習態度量表」、「數學學習焦慮量表」、「學 習適應量表」、「數學自我觀念量表」上的得分,均沒有顯著差異。四、 實驗結束一個月的延後測,三種不同的補救教學方式,在「數學學習態度 量表」上的得分,CAI組顯著優於與控制組。在「數學成就測驗(三) 」、「數學學習焦慮量表」、「學習適應量表」、「數學自我觀念量表」 上的得分,均無顯著的差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