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192.92.49) 您好!臺灣時間:2023/06/08 06:25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曾琬淑
研究生(外文):Tzeng, Woan-shwu
論文名稱:三種不同補救教學方式對國小數學科低成就學生實施成效之比較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 comparative research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CAI and the Cross -grade tutoring used in Prmary marhematics Remedial instruction
指導教授:尹玫君尹玫君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Yin, Mei-chu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台南師範學院
系所名稱:初等教育學系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綜合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1994
畢業學年度:82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55
中文關鍵詞:電腦輔助教學導生補救教學
外文關鍵詞:CAICross-gradetutoringRemedialinstructio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32
  • 點閱點閱:610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本研究旨在探討CAI與導生制應用在國小數學科低成就學生補救教學之
效果,研究目的為:(一)以「CAI」、「導生制」、「傳統式」三種
不同的數學科補救教學方案進行研究,俾供改善國小數學科補救教學之參
考。(二)比較「CAI」、「導生制」、「傳統式」三種不同的補救教
學方案,對國小學生學習成就、學習態度、學習焦慮、學習適應、自我觀
念之立即和保留的效果。本研究以高雄市中正國小五年級數學科低成就學
生75人為研究對象,隨機分派為實驗組(一)、實驗組(二)及控制組,
每組25人。實驗組(一)以電腦教學軟體進行補救教學;實驗組(二)以
經過訓練的導生進行補救教學;控制組即傳統組以五年級教師進行補救教
學。三組均依循單元補救教學、形成性評量、回饋與檢討及單元結束後評
量四個步驟進行六週實驗處理。實驗前及實驗結束後,三組受試分別實施
「數學成就測驗(一)(二)(三)」「學習態度量表」、「數學學習焦
慮量表」、「學習適應量表」、「數學自我觀念量表」等測驗以探討三組
受試在上述各方面的差異。為進一步探討實驗的保留效果,於實驗結束一
個月後再實施延後測量,所得資料以單因子單變項共變數分析本研究結果
得到下列幾點發現:一、三種不同的補救教學方式於實驗過程中,在「數
學成就測驗(二)」的得分,「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單元」CAI組和導生
組均顯著優於控制組;「分數的加減單元」導生組則顯著優於CAI組與
控制組且CAI組也顯著優於控制組;而「分數的單元」三組並沒有顯著
差異。二、三種不同的補救教學方式於實驗結束後,在「數學成就測驗(
三)」的得分,導生組顯著優於與控制組。三、三種不同的補救教學方式
於實驗結束後,在「數學學習態度量表」、「數學學習焦慮量表」、「學
習適應量表」、「數學自我觀念量表」上的得分,均沒有顯著差異。四、
實驗結束一個月的延後測,三種不同的補救教學方式,在「數學學習態度
量表」上的得分,CAI組顯著優於與控制組。在「數學成就測驗(三)
」、「數學學習焦慮量表」、「學習適應量表」、「數學自我觀念量表」
上的得分,均無顯著的差異。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