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之目的與重點在於深入了解兩個案之發展經過與各種問題及癥 結所在,所以使用檔案法為主以獲取及整理相關資料,同時運用訪談法, 並輔以觀察法,以輔助資料之蒐集,與探究過程之演變。在經過記錄與探 討兩個案之發展過程,及比較分析兩社區之異同後,研究結果摘要如下 : @ 一.兩社區相同之處:(一)就推動社區發展組織與動力而言, 皆以社區內居民所組成之組織為推動社區發展之主要力量。(二)就導致 社區發展與活動興辦之原因來看,皆是以解決社區問題為目標。(三)就 所需之財力資源而言都是以自給自足為原則。二.兩社區相異之處 :( 一)整體而言,民生社區居民之社經水準顯然較大學城區內居民為高。( 二)民生社區以各種文化及教育活動為主;活動對象可分為社區全部居民 、特定階層、社區外居民。大學城則以動員群眾之活動為主,對象則是社 區全部居民。(三)民生社區的女性參與較高;大學城則是男性之參與較 高。(四)民生社區內之中小學,頗能配合與協助社區發展之工作。大學 城區域內僅有一所小學,但是卻居於旁觀者身份。(五)民生社區中幾個 教會在社區發展中角色與功能不明顯;大學城個案中,廟宇是活動成功之 庇佑以及活動之主要場地等。(六)民生社區為引發居民之社區意識,其 合作對象以一些從事公益性質之民間社團與其它社區。大學城事件中,民 進黨應是事件中,重要之領導人與介入者。(七)民生社區之社區報功能 較多元,角色接近鼓勵者;大學城社區報則是動員的功能與鼓吹之角色。 (八)民生社區發展之發展途徑是「由下往上」--官方之社區發展協會 腳步可謂亦步亦趨。在大學城事件中縣級政府機關是被抗議之對象,但鄰 里長之角色則較不明朗。 @ 最後,研究者依據研究過程與所獲致之結 論,提出對社區發展與社區教育活動辦理之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