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團企業內部關係人的交易舉動常為股市投資人的焦點,乃因一般投資大眾認為集團企業內部關係人買、賣交易可龍擁有其集團旗下所屬公司尚未公開的資訊,則集團企業內部關係人應有較佳的投資績效,但是集團企業內部關係人增加持股的動機也可能是看好未來景氣,或是因為經營階層改選的需要將不足的股份補足。反之,內部關係人其轉讓之動機尚包括有一、美化帳面,彌補營業收入之不足。二、籌措現金增資繳款所需資金。三、看淡未來景氣。 本研究旨在探討台灣集團企業內部關係人鉅額交易事件對於集團已上市公司股價之影響,研究內容包括13個集團企業共35家上市公司,於民國 79年至83年期間鉅額交易之樣本,研究方法採用市場模式與累積異常報酬模式。經實證結果顯示,得到下列結論: 一、在歷經空頭市場後,總體集團鉅額買進次數明顯多於賣出次數;且集團內部關係人的鉅額交易事件具有資訊內涵,推翻半強市效率市場之假說。 二、若投資者模仿集團內部關係人交易;作同向的投資策略,則最少在事件揭露後的兩個月內可獲得異常的報酬、或避免異常的損失。而參考標的則以市場性(敏感度)較低之集團為最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