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192.254.173) 您好!臺灣時間:2023/10/02 05:35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阮瓊華
研究生(外文):Chiung-Hua Juan
論文名稱:上市公司經理人員辦理固定資產重估價動機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Fixed Asset Revaluation and Managerial Incentives
指導教授:王泰昌王泰昌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Taychang Wa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會計學研究所
學門:商業及管理學門
學類:會計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1994
畢業學年度:82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92
中文關鍵詞:資產重估價經理人員動機資本公積轉增資
外文關鍵詞:Fixed asset revaluationManagerial incentivesStock dividend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5
  • 點閱點閱:251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3
我國在財務會計準則公報第一號第 25 條規定固定資產及無形資產可依法
令規定辦理重估價。為我國會計準則中少數幾個遷就稅法規定,與美國會
計準則公報差異較大的規定。本研究即欲從了解我國稅法對固定資產重估
價規定的歷史背景、立法寓意及規範內容做起,進而歸納出辦理資產重估
價對於公司財務報表、各項融資經營決策、甚至公司價值的影響,及辦理
資產重估價的成本。探索經理人員是否為降低負債比率、報酬率以提高財
務彈性及降低政治成本﹖是否為增加資本公積作為增資準備而辦理重估﹖
是否欲藉辦理重估以造成股票炒作題材﹖並假設若公司具有某類「特質」
使其辦理資產重估價所帶來的好處大於辦理資產重估價的成本時,該公司
經理人員便會辦理重估。本研究以民國 70 年至 81 年之上市公司為樣本
,針對負債假說、財務彈性假說、政治成本假說、稅負假說、資本公積假
說及市場假說作檢定,以「辦理資產重估者」與「具辦理資產重估資格,
然未辦理者」兩組樣本之比較為研究基礎,並將研究內容分為四部分─綜
合分析、產業分析、前後兩期比較及辦理重估後與增資行為的獨立性檢定
。藉找出辦理資產重估者的「特質」,以推論經理人員辦理資產重估價的
動機。實證結果顯示,除財務彈性假說與稅負假說所採用變數之檢定結果
較不顯著外,負債假說、政治成本假說、資本公積假說及市場假說之變數
─負債比率在塑膠、紡織、造紙及百貨業得到顯著結果。公司規模變數在
土地重估價兩組獨立樣本檢定、產業別分析的食品、電子、觀光及其他業
別及前後兩期的比較上均得到顯著結果。資本公積比率則於兩組獨立樣本
檢定中、金融業、其他類股均有顯著結果。在資產重估與增資的獨立性檢
定中,亦可拒絕辦理重估與增資行為無關的虛無假說。股票交易量、系統
風險及報酬率變異數在在t檢定、Wilcoxon檢定及Probit 分析均有預期
符號一致,且達顯著水準的結果。產業分析中則以土地重估價在紡織、汽
車、金融及其他類股上得到較顯著的結果。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