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34.204.172.188) 您好!臺灣時間:2023/09/27 20:12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陳忠宗
研究生(外文):Chen Chong Tzong
論文名稱:律令國家之大嘗祭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The Daijosai in Ancient Japan
指導教授:楊永良楊永良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Yang Yung Lia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日本研究所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外國語文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畢業學年度:82
語文別:日文
中文關鍵詞:日本大嘗祭新嘗祭
外文關鍵詞:NihonDaijosaiShinjosai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414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中國與日本的關係自古以來即有"一衣帶水"之稱。從魏志倭人傳記載兩
國的交流以及日本派遣"遣隨使","遣唐使"等事蹟可知道古代中日密切的
關係。唐代的律令制度可謂是中國人千年以來的智惠的結晶,透過當時的
國際交流,此種律令思想輸出至臨近的朝鮮,越南,日本。日本受到唐代的
強烈影響,也制定了獨自的律令制度。古代日本是所謂"祭政一致"的國家
。祭祀權的所有即是王或天皇的特別權力之一。在王權的祭祀之中,最受
重視的就是新天皇就任後所舉行的"每世一度大嘗祭"。在律令制度下,大
嘗祭理所當然地被規定為國家祭祀。本論文的研究目的是客觀地對律令制
度下的大嘗祭加以考察。本論文的研究範圍限定於日本上代至平安時代。
在這範圍內可探究出大嘗祭的基本儀式作法。本論文的主要探求點如下:
大嘗祭的前身是新嘗祭,而新嘗祭的原型則為原始民族的收穫祭。"嘗"這
個字的訓義以及這個漢字的由來為何。另外律令以前的新嘗是如何地被執
行的呢?而律令時代的新嘗祭其型態又是如何呢?大嘗祭是何時成立的呢?
與記紀神話的關係為何?於律令時代所謂"一世一度"大嘗祭,其祭儀順序為
何?其預備行事是如何舉行的呢?大嘗宮的模樣為何?卯日祭祀的神祕儀式
為何?巳午日的節會是怎樣的宴會?本論文的研究方法及步驟如下: 1,詳細
解讀史料。2,整理收集來的各家學說,加以系統化。3,將解讀完成的史料
與系統化的學說相結合。4,加上自己的見解,引出最後結論。本論文由6
章13節構成。主要內容如下:第1章為序論,簡單地敘述本論文的動機,範
圍,方法。第2章由3節構成,對大嘗祭的前身--新嘗之讀法,名稱由來,祭祀
流程加以研究。第3章亦由3節構成,對大嘗祭的成立年代及大嘗祭與記紀
神話的關係加以探討。第4章由3節構成,對大嘗祭的預備行事詳加研究。
第5章由4節構成,對大嘗祭當日行事及大嘗會流程做一系統整理。第6章為
結論。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