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廠是台灣近些年來,在資本主義自由經濟體制運作下,一引起勞、資、政三方及 社會各界高度關切的問題.然而國家與民間社會對此一現象的詮釋卻有很大的落差 存在。本研究是從關廠行動者的角度出發,以法律社會學的方法,探尋適合台灣社 會的關廠規範之法理基礎,並嘗試從決策面提出制定關廠法的論據。全文計分七章 ,各章重點如下: 第一章緒論: 說明研究背景、動機與目的,研究問題、範圍與重要名詞,研究方法 與程序。 第二章文獻回顧與研究架構: 評析現有關廠的重要研究,並說明本文採用那些理論 來補強既有研究的缺漏,進一步提出研究架構。 第三章台灣關廠現象解析: 從統計資料出發,解析台灣關廠的問題,次探討關廠何 以產生以及關廠的類型,然後對關廠在結構面及個體面造成的影響進行分析。 第四章企業關廠規範之理論依據: 探討經營權的內涵及其應受之限制,並從民間社 會的意涵論述政策制定的理性選擇,以為國家制定關廠規範在理論上的論據。 第五章台灣需要何種關廠規範: 關廠行動主體之規範需求分析: 探求關廠場域中各 活化社會行動者參與關廠的經驗,及對關廠規範的看法。 第六章我國關廠規範之檢討與改進: 介紹並評析現有關廠相關法令,再從關廠行動 主體的規範需求提出改進建議。 第七章結論: 簡述本研究之重要研究成果,綜論關廠規範在法律社會學上的意義, 最後提出對未來關廠規範的展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