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祀行為在多數國人日常生活中仍佔重要地位,在家中供神祭祖的習俗, 也一直沿襲到現在。然而,台灣目前公寓住宅的規劃設計,事實上卻甚少 去面對祭祀場所的實存現況,這是國人自己才能了解的文化傳承的問題, 實在不容再忽視。本論文的主旨,主要是從台灣民間信仰文化本質的角度 ,探討公寓住宅中祭祀行為如何對應其生活空間的一些實存課題,並希望 透過對於公寓住宅中祭祀場所的探討,把原來屬於本土的祭祀文化,根據 其傳統的根源性,以及現代生活的適應性,嘗試找出適合現代生活的祭祀 場所的精神內涵與空間形式,以滿足部份國人在居住環境中安排祭祀場所 的需求。本研究共分為六章,內容如下:一、緒論:說明研究動機、研究 目的與範圍、用語定義、文獻回顧、研究方法與流程。二、祭祀的歷史意 義:探討屬於思想觀念層次的傳統信仰、禮教思想、祖先崇拜與禮俗文化 與擇吉觀念。三、台灣民間信仰生活:探討屬於行為活動層次的,如民間 信仰的基本形式、場所概念、祭祀對象、儀式行為空間位序與祭品的象徵 意義。 四、台灣民宅祭祀場所的演變:探討屬於實質環境層次的,如 禮制對傳統住宅的影響、儀式行為與空間元素、神位空間變遷。五、台灣 公寓住宅祭祀場所調查分析:探討現階段公寓住宅的祭祀活動種類、祭祀 場所使用現況與神位空間使用現況。六、結論:研究過程與結果的綜合整 理,以指出問題的癥結與可能的解決方式。並舉出一些實例,以印証傳統 祭祀場所的精神內涵,重新詮釋於現代公寓住宅之可行性展望。由以上的 論述發現,任何優良傳統均必須尋求合乎時代需要的新形式,才能連綿不 絕。既然公寓住宅已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形態,或許對於傳統祭祀行為的禁 忌,也可以用較為開闊的視野來看待,以彈性合理的方法解決其儀式機能 與實用機能如何相容的問題,才不會使得傳統祭祀行為與現代生活空間的 使用彼此造成不合理的現象,以確保兩者的使用品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