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之目的是探討國小高年級學童口腔衛生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並探討 口腔衛生行為與齲齒狀況之相關性。採集體隨機抽樣法在高雄市兩所國小 高年級學童中抽取16班,共646位學童及其母親為本研究調查對象。以口 腔衛生知識問卷、口腔健康知覺問卷、口腔衛生行為問卷、口腔衛生督導 行為問卷及牙齒檢查為本研究之工具。採用皮爾遜積差相關、獨立樣本T 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與逐步複迴歸分析的統計方法,分別探討學童口 腔衛生行為與社會人口學資料、學童因素、母親因素、學校因素的相關性 ,並檢定出學童口腔衛生行為的預測因子。研究結果發現:(1)學童口腔衛 生行為平均得分為18.12分(滿分 23分),得分在16-20分者佔多數(69.6%) 。(2)學童的齲齒率為71.8%。 (3)「學童口腔衛生知識」、「學童口腔健 康知覺」、「母親口腔衛生知識」、「母親口腔衛生行為」、「母親口腔 衛生督導行為」與學童口腔衛生行為有顯著的正相關。(4)學童口腔衛生 行為會因性別、父母教育程度、父親職業、家庭社經地位不同而有顯著的 差異。(5)經逐步複迴歸分析發現:「學童口腔健康知覺」、「母親口腔衛 生行為」、「性別」、「家庭社經地位」、「母親口腔衛生督導行為」 、 u母親口腔衛生知識」為學童口腔衛生行為之預測因素。根據研究結果 建議醫護相關人員做學童口腔衛生照顧時,必須評估其口腔健康知覺(包 括蛀牙嚴重性、口腔健康及衛生重要性、自覺口腔健康狀態),並將母親 納入衛教對象,才能促成學童較好之口腔衛生行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