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80年7月至82年10月,於本省各地農田不同作物土壤中分離放射線 菌計有52個菌株,初步鑑定主要為Streptomyces等屬。進一步以2﹪幾丁 質培養基進行幾丁質分解能力評估,依透明區產生大小及先後,從中挑選 分解能力較佳之SC 31菌株供往後生物防治南方根瘤線蟲研究之用。此菌 株經鑑定為Streptomyces saraceticus Berger et al., 1962,生理特性 測試結果顯示SC 31於36℃、pH=8.5生長速率較佳;碳素源利用以乳糖較 好,氮素源則為尿素、天冬醯氨酸及麩胺酸。將放射線菌培養於幾丁質培 養基上,其滲出物質直接作用南方根瘤線蟲卵塊,可降低線蟲卵孵化率, 同時幾丁質酵素分泌量較低之變異菌株SC 31-3,其孵化率相對升高。以 蝦蟹殼粉當生長介質,添加0.1﹪、1﹪及10﹪乳糖可提高放射線菌量,加 入同樣比例的尿素則得到抑制生長效果;不同蝦蟹殼粉比例之不同介質中 ,以蝦蟹殼粉含量30﹪,黃豆粉30﹪,稻殼30﹪,乳糖5﹪及過磷酸鈣5﹪ 之混合物放射線菌生長最好,30天可達105 cfu/g。利用2﹪及0.2﹪幾丁 質液體振盪培養,30天後的放射線菌量則分別達到106及 105 cfu/ml。溫 室盆缽試驗中放射線菌之消長,未添加0.2﹪蝦蟹殼粉之處理第50天即偵 測不到放射線菌,添加者至第90天仍有103 cfu/g dry soil之量,且同一 處理深層土壤(5∼10cm)比表層土壤(0∼5cm)有較高的菌量。以土壤混菌 方式接種105,104,103 cfu/g dry soil三種不同菌量,對感染空心菜之根 瘤線蟲二齡幼蟲60天後分別降低41.6﹪、34.4﹪及15.2﹪的量。土壤中混 菌並添加0.2﹪蝦蟹殼粉則可以有效降低二齡幼蟲侵入植株根部之數目。 此外探討化學藥劑對SC 31生長之影響,其中Nemacur及 Nemamort影響效 果不大,Mocap、Streptomycin、Glyphosate及Sportak則有明顯抑制菌落 形成之效果。放射線菌防治南方根瘤線蟲溫室試驗以空心菜及番茄作為供 試植株,施用放射線菌的處理均能降低土壤中根瘤線蟲幼蟲數,植株地上 部乾重也較對照組為高,唯後期菌量都有下降趨勢。田間實驗於高雄大社 番石榴田進行,實驗期間自83年8月至84年4月,所有處理之線蟲數均較對 照組為低,其中以施用放射線菌之處理效果較穩定,甚至比藥劑處理者為 佳。施用蝦蟹殼粉對於土壤酸鹼值亦有提升作用,其值介於6∼7之間;此 外放射線菌種類較未施用者為多,調查土壤中放射線菌幾丁質酵素活性, 結果顯示所產生的透明圈均遠較未處理者為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