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殷墟甲骨文是今日所見最古之語料 ,為後代語法之源頭 ;虛詞則為漢語語 法一大特色。本文研究殷墟甲骨文虛詞主要由文字學及語法學入手 ,分析 殷墟甲骨中虛詞用字之情形, 期為虛詞作一尋根溯本之功夫。全文分為緒 論、本論及結論三章。第一章「緒論」論述漢語語法研究概況及甲骨文虛 詞研究之重要性 ;並對本文研究之動機、目的、方法及凡例等作一說明。 第二章「本論」則正式進入主題--殷墟甲骨文虛詞之研究。第一節論虛詞 之定義及範疇, 最後界定本文所論虛詞為: 介詞、連詞、助詞、語氣詞及 副詞五類。第二節依此五類, 分別論述甲骨文較為確定之虛詞 ,包括介詞 十二字、連詞八字、助詞四字、語氣詞六字、副詞三十一字, 共六十一 字 ,逐一討論字之本形、本義、句中位置及其語法作用 ,以見其相互關係 。第三章「結論」歸納各類虛詞研究成果 ,其結論為 :殷商時代虛詞系統 已十分完備 ,不少虛詞自殷商時代延用至今 ,可謂具有「穩固性」 ;部分 虛詞形成之結構( 如介賓結構 )位置可前可後 ,可說極具「靈活性」 ;而 虛詞含義甚豐 ,可稱具有「複雜性」。總之 ,商代虛詞極富生命力 ,後代 發展出大量虛詞以完整表達語意 ,是殷墟甲骨文虛詞之發展與延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