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是以臺灣沿海產之科魚類(Carangidae)為主要研究對象,自 1993年12月起至1995年4月止,定期於臺灣沿海四組定置網漁場(臺東縣 戎\、宜蘭縣東澳、苗栗縣竹南及屏東縣恆春)採集科魚類標本,解剖 觀察其攝食構造並分析其攝食習性以及兩者之關係。同時為比較不同科魚 類之食性差異,亦採集鯖科魚類標本。總計共解剖科魚類14屬22種566 尾勾J科魚類1種7尾。所得結果在各魚種之攝食構造與消化器官方面可分 為二大類:齒式較發達者與齒式較不發達甚至缺如者。在食性方面亦可分 成二大類:攝食浮游動物為主者(zooplankton-feeders)及攝食魚類及 長尾瓣圻蚼鼎坁怴]canivorous)。同時選擇標本較多之脂眼凹肩( Selar crumenophthalmus)詳究其攝食生態,包括不同時段、性別、體長 等級、季節月別及地域別之攝食習性之比較。其結果顯示(1)攝食強度 依地域戌釧珖t異;(2)雌雄魚之攝食習性亦無顯著差異;(3)體長之 增加其食物之種類有逐漸增加之現象;(4)攝食習性亦有季節性變化; (5)地域性之不同雖或影響其胃內含物組成但並未有顯著差異,而由聚 類分析( clustering analysis)結果顯示同一潮流海域之脂眼凹肩其 胃內含物次菄鞢C利用公同法(consensus method)比較攝食餌料生物 組成與攝食構造及消化器官結果顯示,攝食相似餌料生物者亦具相似之攝 食器官形態。此外亦嘗試以生態形態之假說(Ecomorphology hypothesis )利用典型相關分析法(canonical correlation analysis)來探討器官 型態與攝食功能相互間之相關情形,結果亦支持科魚類之攝食構造及消 化器官型態亦可做為預測食性之依據。此外亦以科魚類之攝食及消化器 官之型態;及食性兩組形質,探討其種間類緣關係,結果顯示屬內攝食及 消化器官之型態,在屬內一致性很高,可供分類檢索之依據或可供作類緣 關係研究形質之參考。而由食性形質所求之類緣關係則同屬間之一致性並 不高。故以食性形質來做類緣關係之研究有待進一步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