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72) 您好!臺灣時間:2025/03/16 04:52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劉淑華
研究生(外文):LIU, SHU HUA
論文名稱:愛滋病(AIDS)公共宣導訊息策略之研究:以平面媒體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F MESSAGE STRATEGIES OF PRINT MEDIA IN AIDS CAMPAIGN
指導教授:吳宜蓁吳宜蓁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WU, YEE CHI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新聞學系
學門:傳播學門
學類:新聞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1995
畢業學年度:83
語文別:中文
中文關鍵詞:公共宣導訊息愛滋病健康信念模式區隔
外文關鍵詞:PUBLIC CAMPAIGNMESSAGEAIDSHEALTH BELIEF MEDELSEGMENT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9
  • 點閱點閱:650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0
愛滋病為高死亡率傳染病,目前已發現 800名感染者,病故 124名。近三
年來,感染速度明顯增加。估計至西元2000年,臺灣將有二萬五千名感染
者。衛生署及民間防治愛滋病機構,每年花費四億兩千一百萬在防治工作
上,然而根據各項研究,社會大眾對愛滋病的認知及履行預防行為有待強
化。83年「澎湖愛滋兒童事件」更凸顯愛滋病的宣導,未能發揮效果。故
,本研究動機即在以內容分析法探究當前愛滋病平面宣導訊息之特質,並
輔以訪談法,詮釋量化資料之意涵,以深入探究何以訊息無法產生效果,
無法說服大眾改變觀念與行為?本研究根據宣導與說服文獻,以健康信念
模式、社會學習理論、思考可能性模式、 ACE理性思考模式與受眾區隔為
理論架構,並結合訊息結構、訴求方式與表現方式,為探究我國愛滋病宣
導訊息的立論基礎。研究結果發現:一、愛滋病宣導品未善用「傳播者權
威與專業」的角色;二、宣導訊息傾向以認知為導向;三、大部分的宣導
訊息未告知愛滋病的嚴重性與罹患可能性;四、宣導訊息並未充份運用積
極性的誘因策略;五、宣導訊息較傾向使用理性訴求與說明式的表現方式
;六、海報與報紙廣告較圖板與單張手冊的訊息清晰具體;七、訊息的區
隔策略常為一種形式,訊息內容與表達方式無顯著差異。此外,本研究並
對愛滋病宣導實務方面提出九點建議,對學術研究提出四點建議,以供有
心繼續從事相關實務或研究者之參考。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