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1986年至1994年之間新台幣對美元的名目匯率,實質匯率和工資皆發生 劇烈的變化,對以對外貿易為主的台灣經濟可能產生嚴重的衝擊.尤其台灣 為一個小型的開放經濟體系,貿易依存度高達75%以上,匯率變動對整個產 業結構的影響自然不容忽視.此外,匯率變動對於物價的影響亦為一個值得 探討的課題.本文主要探討之問題共有三項:(1)匯率變動期間,貿易品部門 與非貿易品部門價格相對消長的情形;(2)匯率變動對兩部門產量的影 響;(3)匯率變動期間,要素(勞動)在兩部門間移動的情況.本文以1981年第 一季至1994年第四季的時間序列資料,研究匯率變動對台灣非貿易品相對 物價與產業產出和就業之衝擊,用數據資料和計量經濟方法做實證研究.非 貿易品相對價格以Dornbusch的貿易品對非貿易品模型為理論架構,並建構 一個簡單的迴歸方程式進行實證.產業的產出與就業則利用Branson和Love 的模型為理論與實證研究之基礎.綜觀本文,匯率變對價格及產業影響的實 證結果可歸納如下:(1)市場分散程度加大.出口至美國的比重大幅下降,而 出口至香港(大陸)及東南亞的比重則大幅上升;(2)非貿易品相對價格顯著 上升;(3)匯率下降對貿易品部門的產量及就業產生顯著的不利影響,而對 非貿易品部門則較為有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