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之綱領架構及章節安排大致為:第一章 明代復古詩論的爭議與涵意。 本章旨在提出問題之來源,第二章以下再對問題作根本之解答。提要:1 近 人非議明代復古詩論。 2 此非議自晚明、清代已然。 3 明七子亦自道其 詩論為復古。問題:復古詩論有得詩理之正者,何以引起非議?引起非議者 安在?其引起非議是必然或偶然?第二章 明代復古詩論的主要論題。從原 理論、創作論、批評論三大論題呈現明代復古詩論之本貌。第三章 明代 復古詩論「緣情比興」說。探討復古詩論之精義--「緣情比興」何以獨標 於復古詩論?明人既法詩心,何以陷入模擬之困境?提要:1 明代復古詩論引 致非議者為模擬剽竊,然明人亦自言反對模擬剽竊,欲自成一家。且「緣情 比興」之理由,即是力求意與物稱,言以逮意,以彰顯詩心。職是,復古並非 崇尚古人之詩語、詩法, 而是取其詩心。故非議者猶捕脫殼之蟬,蟬已遠 引,捕者乃執殼而以為得蟬。 2 既法詩心,則須有詩法、詩語以顯詩心,詩 法、詩語刻意模擬,缺乏脫化與創新,終覺詩心不出,此復古易流於泥古之 故也。 3 詩法、詩語至明代,猶溢滿之容器,除非整體詩歌體製、語言上 翻新,否則實際創作成果自是有限。是以明人遭受非議,模擬呈現困境,可 謂必然之結果。 4 復古詩論家特知之而行之難也,然此創作實踐新變之 難,不特明七子為難,清人亦難。職是,明代復古詩論之精義,故必歸於千古 之同調--「緣情比興」是也。第四章 從「緣情比興」論「神韻」、「性 靈」詩說。從「緣情比興」論「神韻」、「性靈」,得出「神韻」、「性 靈」亦不過「緣情比興」之一端,復古詩論與非議者(「神韻」、「性靈 」)有關詩心之取法無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