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載入處理中...
:::
網站導覽
|
首頁
|
關於本站
|
聯絡我們
|
國圖首頁
|
常見問題
|
操作說明
English
|
FB 專頁
|
Mobile
免費會員
登入
|
註冊
切換版面粉紅色
切換版面綠色
切換版面橘色
切換版面淡藍色
切換版面黃色
切換版面藍色
(3.237.20.246) 您好!臺灣時間:2021/04/15 12:58
字體大小:
字級大小SCRIPT,如您的瀏覽器不支援,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如為IE7或Firefoxy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字體大小變更功能,需開啟瀏覽器的JAVASCRIPT功能
詳目顯示
:::
recordfocus
第 1 筆 / 共 1 筆
/1
頁
論文基本資料
摘要
QR Code
本論文永久網址
:
複製永久網址
Twitter
研究生:
莫凌霄
研究生(外文):
Mok, Ling Shiau
論文名稱:
台灣東部海岸山脈港口和東河石灰岩的成岩作用
論文名稱(外文):
Diagenesis of Kangkou and Tungho Limestones, Coastal Range, eastern Taiwan
指導教授:
袁彼得
指導教授(外文):
Yuan, Bee Deh Peter
學位類別:
碩士
校院名稱:
國立中山大學
系所名稱:
海洋地質研究所
學門:
自然科學學門
學類:
海洋科學學類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畢業學年度:
84
語文別:
中文
中文關鍵詞:
成岩作用
、
石灰岩
、
白雲岩化
、
海岸山脈
外文關鍵詞:
diagenesis
、
limestone
、
dolomitization
、
Coastal Range
相關次數:
被引用:0
點閱:362
評分:
下載:0
書目收藏:1
本研究以野外和顯微鏡觀察及碳氧同位素分析,探討台灣東部上新世海港
口和東河石灰岩的早期成岩作用有(1)海洋環境的膠結作用,(2)可能在天
水環境發生的溶解作用、膠結作用和新生變形作用,以及(3)白雲岩化作
用;較晚期的成岩作用包括在掩埋環境中,因壓密造成的顆粒破裂、粒間
壓溶和壓溶線,以及受構造作用產生的壓溶線和破裂。依各露頭特徵的差
異,推測此石灰岩的成岩作用歷經三種不同的路徑: (1)沉積物先受早期
海洋膠結,然後未經天水成岩作用及白雲岩化作用,就被掩埋,壓溶現象
不顯著;(2)沉積物缺乏海洋纖維狀膠結,也沒有天水成岩作用及白雲岩
化,在沉積後就被掩埋,並發生大規模的壓密及壓溶; (3)沉積物先出露
到天水環境,發生天水成岩作用及白雲岩化,再被掩埋,在石灰岩中少見
壓溶現象。由白雲石d18O值0.35-3.14%0(PDB),推測造成白雲岩化作用的
流体為海水或混合的海水和淡水,至於d13C(1.53-4.0%0PDB)呈正值則可
能顯示只混合了少量的淡水。以上結果表示白雲岩化可能發生在混合帶及
海水潛流帶等環境。白雲石取代明亮的等粒狀膠結物,以及白雲石被壓溶
線截切,都顯示白雲岩化可能發生在天水成岩作用之後,但在被深埋之前
。綜合各露頭石灰岩的成岩作用歷史及沉積環境,推論港口和東河石灰岩
可能因受不同程度的抬升及全球海平面升降作用,而經歷相異的成岩環境
演化: (1)位於港口石灰岩中段的露頭(秀姑鑾溪、三富川及水母汀北溪
),原沉積於淺海的礁体及礁前環境,可能因構造抬升,所以在全球海水
面上升時期仍露出海面,以至先後發生天水成岩作用及白雲岩化。然後可
能由於抬升停止或因島弧崩陷,使石灰岩沒入海中,沉積了紅藻球
floatstone及rudstone,接著再因島弧崩陷使石灰岩陷入半深海,被厚層
大港口層覆蓋而受深埋。但港口石灰岩南北兩端的露頭(石梯灣、楊萬興
礦埸及水母汀南溪),可能因沉積於較深的礁前坡及中陸棚,不因構造抬
升而露出海面,在沉積後就陷入半深海環境並受深埋。 (2)東河石灰岩可
能因全球海水面下降而露出海面,發生天水成岩作用及白雲岩化。當石灰
岩因島弧崩陷再次沒入海中時,未再沉積淺海碳酸鹽就陷入半深海,並沉
積以浮游有孔虫為主的遠洋性沉積物,後者充填在已經歷天水成岩作用而
產生的溶縫中,再一同被大港口層掩埋。
推文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文
網路書籤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網路書籤
推薦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薦
評分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評分
引用網址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引用網址
轉寄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轉寄
top
相關論文
相關期刊
熱門點閱論文
1.
台灣東部海岸山脈石灰岩變形特性及其地質意義之探討
2.
台灣海岸山脈港口石灰岩之沈積環境及LEPIDOCYCLINA之生物計量
無相關期刊
1.
台灣海岸山脈港口石灰岩之沈積環境及LEPIDOCYCLINA之生物計量
2.
台灣東部海岸山脈石灰岩變形特性及其地質意義之探討
3.
由沉積岩學及古生態學分析高雄半屏山石灰岩體之生成過程
4.
高雄縣大崗山石灰岩?穴石筍(DGS-01)沉積環境與特徵
5.
臺灣東部海岸山脈港口和東河石灰岩的成岩作用
6.
台灣東部海岸山脈中段樂合殘留弧前盆地之構造演化以及利吉混雜岩體成因探討: 微體古生物與黏土礦物證據
7.
生態、藝術與原住民:探索港口部落藝術家的生態視野
8.
花蓮縣阿美族Ilisin(豐年祭)音樂現況研究-以港口部落為例
9.
記憶、海祭、身體實踐︰花蓮港口阿美的海岸空間
10.
阿美族檳榔文化內涵之探究--以東昌、港口、馬蘭部落為例
11.
Uo'ripnukadafunumakutaay.(港口阿美族kadafu的口述生命史)
12.
台灣泥火山沈積物之特性、來源與西南部石灰岩體之隱示
13.
花蓮港口阿美族的部落發展-年齡階級組織觀點的探討
14.
海岸山脈利吉混同層與台灣東南海域花東海脊的成因比較
15.
台灣東部海岸山脈中段地質構造特性研究
簡易查詢
|
進階查詢
|
熱門排行
|
我的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