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語言政策在最近幾年隨著政治、社會型態的變遷,而有大幅度的轉變。即將在民國八十七年九月正式實施的鄉土語言教學,就是語言政策轉變的最佳佐證,而這也是本論文試圖呈現的主要內容。 論文第一部份是歷史溯源,從日據時代、光復初期到解嚴之後,在不同時期、不同政治環境、不同的語言政策到底對台灣人民產生什麼樣的影響?當時「一言堂」式的單一語言政策正促成了日後母語教學構想的源起。此外,作者並整理近年來有關母語教學的研究,以及民間與各縣市編纂之母語教材。 論文第二部份則以深度報導的型式呈現今日的母語教學。第一章作全面性的概略介紹;第二章是個案深度報導,作者挑選最初母語教學頗具成效的宜蘭縣、台北縣、屏東縣做深度訪談;第三章則闡述母語教學所面臨的困境,如標者系統不一、師資缺乏、財力不足等;第四章則是母語教學的展望,母語教學工作者談如何做好母語教學;第五章則是母語教學的意義,語言具的只旬是單純的溝通工具嗎?本章從政治、文化、族群的角度探討母語教學背後所隱含的深層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