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針對1995年3月14日1200UTC至3月16日0000UTC期間,發生在中國大陸 東南地區,氣旋中心的氣壓最大加深率為8hpa/12hr(強度為1.3 Bergerons ) 的氣旋個案,進行氣旋系統的特性、熱力與動力的機制及其 水平與垂直結構的診斷分析,並將結果與東亞地區的爆發性海洋氣旋,做 一比較分析結果顯示,在陸地與海洋性氣旋發展的過程中,500hpa均存在 著明顯的相對渦度極大值。陸地氣旋屬於多渦度中心,易與北方強渦度中 心結合, 快速地發展。氣旋發展的初期,低對流層的斜壓性很小,隨著氣 旋的加深而增加,500 hpa 的高度槽位於地面氣旋中心的西方,系統向西 傾斜,氣旋加深時期,高空槽與低層系統之間的距離,迅速地減小,中、 高層大氣結構與低層系統偶合的結果,會加速氣旋的發展。水平風場的分 析顯示,陸地氣旋發展的初期,即有明顯的低層噴流存在,海洋爆發性氣 旋則無此特徵。地面氣旋中心位於高層噴流出區左側的輻散區內,其熱力 的間接環流造成高層的輻散,導致氣旋的急遽發展。垂直速度場及相對渦 度場之垂直剖面的分析顯示,700-500 hpa 為上升運動及相對渦度極大值 區,而氣旋的發展高度僅達500hpa,為一淺薄的氣旋系統。渦度方程的分 析顯示,氣旋發展的初期,低對流層氣旋式渦度的增強,以輻散產生項為 主,而中、高對流層則以水平渦度平流項,有較大的貢獻。氣旋加深的時 期,水平渦度平流項的貢獻,顯著地增強。即在本個案中地面氣旋發展的 過程中,其上空之正渦度平流有顯著貢獻。地面輻合隨相對上層之正渦度 平流而增加,即正渦度平流為本個案中氣旋快速發展的主要機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