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係從國際經濟、國際行銷、以及相關之國際管理理論等文獻的 理論觀點,並利用相關之國際化理論架構模式觀點,提出國際化策略模式 的概念性架構及影響變數。並利用普查的方法,使用簡單次數分配、一般 線性模型、因素分析及區別分析等統計程序,對臺灣地區的傳銷企業進行 探索性及驗證性的實證研究。本研究結果顯示: 一.進入策略型態:在研究的結果顯示,公司的血統即國籍和進入策略型 態有關,美商都採獨資方式,而日商都採合資方式,本土企業則是獨 資、合資、出口和契約合作四種方式都有,但還是以獨資和合資居多 。根據傳銷業的特質,利用Hill.Hwang & Kim所提出來之三個構面, 說明對進入策略模式選擇的影響,其中以獨資和合資最合乎傳銷業的 要求,即在控制程度及資源投入構面傾向中高程度;而擴散風險構面 傾向中低程度。所以,本研究大致符何合這個特質。 二.國際經營階段模式:在研究的結果顯示,外來的傳銷公司其國際經營 階段模式具有階段性傾向,驗證Cyert & March、Johanson & Wieder -sheim-Paul及Luostarinen的研究論證:企業國際化的過程是階段性 的。而本土之傳銷公司無階段性傾向。另在研究中發現,本土的傳銷 企業其國內經營的經驗與其進行國際擴張無明顯相關,即不管其國內 經營時間長短,就進行國際擴張,與學者得論點相背,也就是說在缺 乏國內經營的知識和資源,就進行國際擴張是不正當的行為。 三.影響國際化策略模式選擇的因素:企業進入國際市場的考慮因素經因 素分析,外來的傳銷企業得到14個影響因素,而本土的傳銷企業得到 15個影響因素,實證結果與學理相近。 不同進入策略的影響變數,除了部份的影響變數可用學者專家的 研究來加以解釋結論外,其餘之變數均為傳銷業者在國際化時考慮的 影響變數,但卻無法得到一般性之結論,應該是因為大部份的研究都 有限定行業或經營類型,且行業的特質明顯和屬性專一,比較容易得 到一般性的結論。傳銷業的特質很特殊,在行業類別上很難以歸類, 而且不同於一般傳統行業,所以,本研究以比較概念性的研究方式, 比較不能得到與傳統行業明顯差異的研究結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