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34.204.181.91) 您好!臺灣時間:2023/09/28 09:09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陳美秀
研究生(外文):Chen, Mei-hsiu
論文名稱:臺灣閩南語的動賓關係初探--以「食」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The Relation between Verbs and Objects in Taiwanese Southern Min - A Case Study of Chiah8 'Eat'-
指導教授:連金發連金發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Lien chin-fa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語言學研究所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語言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1997
畢業學年度:8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78
中文關鍵詞:論旨理論架構語意學
外文關鍵詞:X標槓理論the theta theorythe X-bar theoryframe semantic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134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臺灣閩南語的動賓關係語意複雜而多樣,其中尤以「食」的表現最
具代表性。「食」之後的賓語角色極為豐富,絕非其它動詞所能及;是以
本文以「食」為例,採論旨理論、X標槓理論、及架構語意學等範疇來討
論「食」與其賓語間錯綜複雜的相關現象,並試圖追索其可能形成的原因
。另一方面,「食」本身的語意延伸亦是值得注意的現象,本文也就其不
同語意層次,做了初步的聯繫,因而推衍出一個呈輻射狀的結構圖;但這
方面深入而全面的探究,則有賴於更多歷時的證據。 本文一共分七
章:第一章導論,介紹寫作動機、界定動賓的範躊、及說明整篇的組織;
第二章理論背景,介紹論旨理論的形成及其應用;第三章閩南語中的主要
角色及其特徵,介紹基本的十三種角色,並歸納三項特徵;第四章附加語
的移位和及物性,介紹架構語意學,說明多種賓語角色的出現來自其語意
架構中的諸多參與者,經由顯影的機制,使某個參與者在賓語的位置上突
顯;第六章「食」的語意延伸,以實例說明「食」的不同語意內涵,並推
衍其間的聯繫;第七章結論,利用不同的理論去探討「食」的各種層次的
面向,使吾人對「食」有更透徹的了解,同時藉由「食」的探討,一窺閩
南語動賓關係的梗概。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