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大眾運輸系統對於一個現代化都市來說,是一項不可或缺的必要條件,然而由於受到管制的影響,加上營運環境的改變,公車系統逐漸產生虧損的情形,各國政府為確保其繼續經營,均給予不同程度及方式的補貼,其中公車專用道的設置即被視為是有效改善營運環境的非金錢補貼方式。 台北市從民國85年1月27日開始陸續設置公車專用道以來、營運績效已逐漸顯現,過去文獻中對於公車專用道設置績效的衡量,研究對象僅針對社會整體或道路使用者,然而由於專用道的設置限於部份路段,公民營業者包括市公車處在內共有十家,營業範圍多有重疊,其中涉及路線的調整及分配更是相當複雜,往往政策的執行會造成各家業者所獲得的效益不同,因此公車專用道的設置對各公車業者的影響便成為十分值得探討的課題。 本研究基於公車業者營運的角度,探討目前台北市設置公車專用道後所帶來的影響,研究中蒐集各業者自民國79年1月以來每月營運資料,應用事前事後分析的觀念,藉由統計分析程序,分就公車專用道實施之後對於各家業者營收與成本的影響加以分析,結果顯示設置公車專用道將有效提升公車整體運量,但因各公車業者分配的路線不同以及營業範圍重疊的影響,各業者因公車專用道設置而獲致之效益不同,甚至反而會有損失的情形發生,本研究結果可提供施政者作為政策執行之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