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論文以變化故事就為研究主題。目的在於證明唐代的變化故事雖然 承襲六朝以來的志怪文體,但因為唐代文人「作意好奇」的創作,並且透 過人 物與情節的特意安排,以及敘述模式等文學技巧的進步,實際上已 為小說文 體的獨立奠定基礎;並足以成為後來小說、戲劇、民間故事等 敘事文學的濫 觴。本書共分五章。首章是緒論。說明本文研究緣起;論 述變化故事的命名 與內涵,以確立變化的定義與故事的內容;以及研究 範圍與方法等等,並扼 要說明各章節的編排。第二章為變化故事的角色 分類。唐人小說中的變化故 事有四種角色:一是變化為異類的人;二是 變化為人的異類;三是遭遇者,也就是遇到精怪的人類;四是解危者,也 就是幫助遭遇者解除遭遇精怪等「 非常」事件的人,因此這一類人物多 數具有「消災解厄」的超凡能力。第三 章是「變化故事」的情節結構分 析。本章透過相同或相似的情節類型,以及 情節之間的因果關係進行分 析與歸納,分列罪與罰之情節為罪責/懲罰(此 身變化)、復為人形、 回應遭遇、替身改命;異類姻緣之情節為邂逅、偶合 、衝突、揭露及復 形離去;精怪為祟之情節為精怪作祟及揭露;以及精怪寓 言的內容為炫 耀才學、喻言諷刺、證道可致等等。第四章是敘述模式的分析 。敘事文 有敘述者(說故事的人)以及一套以敘述者為中心的敘述方式。小說既為 敘事作品,本章即參照敘事學的理論,就敘述者的類型、敘述者與閱 讀 者的關係、敘述角度、敘述時間、非話語模式(議論、詩筆部份)等等討 論唐人小說中的變化故事之敘事模式。第五章是結論,為以上各章分析之 綜 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