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論文旨在探討唐代親情詩的內涵,依據洪師順隆先生在《論六朝抒 情 詩》一文中對親情詩所提出的概念為思想基礎,將唐代親情詩的特色 、唐代 親情詩盛行的時空背景以及唐代各詩家的親情作品作深入的研究 ,期能結合 倫理親情與文學創作,闡揚傳統中國以仁孝治家的美德。取 材的範圍,以清 聖祖師御定的《全唐詩》與王重民、孫望、童養年輯錄 的《全唐詩續編》為 主,並參考唐代各詩家的詩集(注)、詩人年譜等 相關資料。全文共分六章 ,大要如次:第一章:親情詩的定義。此章共 分為三節,說明抒情詩(狹義 )、親情以及親情詩的定義,並比較各類 題材詩的異同。第二章:唐代親情詩對前代的繼承和發展。此章分為三節 ,探討唐以前如《詩經》、漢詩與魏 晉南北朝詩中的親情作品,並說明 其對唐代親情詩的影響。第三章:唐人的 親族關係與孝道。此章共分三 節,探討唐人親族間的親疏關係、唐人的居住 分式以及唐帝王對孝道的 提倡與重視,並分析唐代親情詩的抒情對象(情感 投遞的對象)。第四 章:唐代親情詩的內容。此章共分五節,從主題與題材 兩個方面,將唐 代親情詩分為送別之情、相思之情、關愛勸勉之情以及哀悼 之情四大類 ,其不能歸上述四大類者則另說明之。這主要舉出唐代各詩家 的親情 作品,做作者與作品內容的考證分析。第五章:唐代親情詩的形式。此章 分三節,說明唐代親情詩的語言特色、唐代親情詩的修辭方法(比喻、 起興、對比、誇張、用典、象徵、擬人、雙關、頂真等)以及唐代親情詩 的 抒情方式(回憶式的敘述──傾訴、借景抒情、借物言情、借事訴情 、以理 說情等)。第六章結論。將研究心得作一總結,並綜合整理出全 文論述的主 要重點。從整個研究過程而言,可以發現唐代親情詩在唐五 代詩作中所佔有 的份量和地位。親情是人世間最自然最真實的存在,當 它與唐朝最普遍流行 的人民文學──詩歌相結合之後,就易於使人產生 共鳴,而成為永垂不朽的傳世之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