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策略思考過程是企業轉型的核心所在.當企業面臨發展瓶頸時,最好的方 法就是採取策略轉向,針對核心資源採取新的策略規劃,然後再依規劃的策 略進行組織變革,主動創造未來,重塑企業競爭優勢.本研究利用Intel公司 董事長Andrew S. Grove在<10倍數時代>書中所提的觀念架構,分析臺灣中 小企業進行策略性規劃的時機與類型,以及中小企業遭遇策略轉折點出現 時常見的反應與行為模式.亦即探討競爭者力量.科技力量.客戶力量.供應 商力量.協力業者力量.營運規範力量等六大競爭因素發生巨變時,產生的 變化與結果.為印證Grove六大競爭因素分析理論應用於臺灣中小企業的可 行性,本研究從<天蠶21變-中小企業破繭而出的成功實例>與<臺灣蛟龍-中 小企業升級轉型的成功實例>二書中擷取實證資料,選擇十五家卓越中小企 業為研究對象,進行研讀剖析.主要實證結果為:1.台灣中小企業策略轉折 點的發生確實源自競爭者力量,科技力量,供應商力量,協力業者力量,營運 規範力量的巨變.Grove所提出的六大競爭因素分析理論適用於臺灣中小企 業進行轉型時的分析模式. 2.引發臺灣中小企業策略轉折點發生的六大競 爭力量之具體轉折現象為:(1)競爭者力量改變的轉折現象-採行低訂價的 競爭滲透,新型現代化的機器設備與管理技術.(2)科技力量改變的轉折現 象-新產品科技力量的產生,多元化多功能的替代品出現.(3)客戶力量改變 的轉折現象-新生代消費者出現,消費者生活型態改變,消費者購買習慣改 變,消費者需求品味轉移.(4)供應商力量改變的轉折現象-關鍵性資源技術 掌控權的擴大,代理權的授予與回收.(5)協力業者力量改變的轉折現象-協 力業者相對地位的改變,市場佔有率的快速變化.(6)營運規範力量改變的 轉折現象-政府機關的干預,保護政策的施行,發令規章的訂定與修正.3.臺 灣中小企業在面臨策略轉折點發生的時候,都不脫離本產業,或採行產品市 場轉型策略,或採水平垂直整合轉型策略,或同時經營投資其他新行業的多 角化轉型策略,來達到永續經營的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