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12.96.86) 您好!臺灣時間:2023/12/10 08:59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邱秀華
研究生(外文):ChiubHsiu-hua
論文名稱:國語中"時間就是空間"的隱喻
論文名稱(外文):The Metaphor "Time as Space" in Mandarin
指導教授:戴浩一戴浩一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James H-Y. Tai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中正大學
系所名稱:語言學研究所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語言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1998
畢業學年度:8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07
中文關鍵詞:隱喻不變性原則空間化原則時間就是空間自己在動
外文關鍵詞:metaphorInvariance PrincipleLocalismatime as spacemoving timeamoving ego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5
  • 點閱點閱:69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隱喻不只是一種語言現象,更是一種思考方式.根據不變性原則,我們會將來源領域的意象基模映射到目標領域,而來理解目標領域的概念."時間就是空間"這個隱喻,正是"空間化原則"的體現.在這個隱喻下,前人提出"時間在動"和"自己在動"的隱喻.我們認為"時間和自己都在動"及"時間不動只有自己在動"這二個隱喻,更能適切的解釋所有的語料. 在這二個隱喻下,自己都是由過去向未來移動.而時間主要被隱喻成由未來向過去移動,有時被隱喻成由過去向未來移動,有時又被隱喻成一個不動的空間.不對稱的詞素"前.後.上.下"都可描述時間做不對稱的單向度運動,所以在國語中,時間不但被隱喻成做水平向運動,還做垂直向運動.這些現象說明了人類的生理基礎及認知方式的確會影響一個人的語言.此外我們發現在討論時間時,往往先把時間限定出來,隱喻成一個限定的空間,再加以討論. 總之,本篇論文更進一步說明了"時間就是空間"這個隱喻的普遍性.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